品牌给我的感觉一直就很“虚”,商标、产品名称、企业CI……联想的方面不少,但还是“虚”。也许是因为以前从事的是渠道工作,一切都实实在在,卖货、收钱、结算返利、促销、做服务……效果好坏,立竿见影。然而不可以否认,品牌就在身边,左右着我的神经。可乐,一定要喝百事的;牙膏,肯定是高露洁;休闲服装喜欢康威……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按照品牌指引的方向前进。这让我想起清末那位一辈子都不剪辫子的大学者辜鸿铭。老先生自然知道短发清爽,但你要剪他的辫子就如同挖他的祖坟。因为他认为,留着辫子才正统,才符合礼数,要不就大逆不道了。封建的道德观在他心里具备了不容丝毫侵犯的权威性,他在思想的最深处被束缚了。与封建君主重视法统礼数的目的一样,创立品牌的目的是要束缚消费者��通过操纵他们的心灵来限制消费的选择。当消费者只盯着你的品牌而心无旁骛时,品牌已经具有了强大的权力。因此,品牌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品牌市场上的权力之争。与其他领域的争权夺利一样,品牌夺权也充满了玄机和谋术。在本专题中,作者以“权力”为核心,从资源、需求、权威性、给消费者利益以及资本运作这五个相互平行的方面给出了30条品牌谋权的法则:1.产品优秀、广告创意独特、品牌知名度不低,但产品就是卖不好��品牌背后还隐藏了大量没有被利用的资源。在传统营销工具被大量使用的市场上,这些资源是后起之秀夺取行业头羊品牌宝座的新的力量之源。2.品牌的争夺实际上是对顾客心灵空间的占领。洪秀全在夺天下时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很好地占领了农民对田地渴求的心灵空间,“有恒产者有恒心”,分田地才能够一呼百应。如果竞争品牌提供的利益触及了顾客的深层需求,它离权力的巅峰也就不远了。3.几乎所有的王朝创立者都要利用神话来确立自己的合法性,因为神的权威不容置疑,锐不可挡。借助有权威的力量树立自己品牌的权威,是扬名立万的捷径。4.顾客最关心的始终是使用产品时获得的益处,就如同封建王朝的子民对皇帝的真心臣服是因为他带来了天下大同,风调雨顺。否则,权力的基础就不再是心灵的向往,而沦为肉体的强制。作为企业,如果产品的利益点不能挠到顾客的痒处,你就无路可走了��你不可能用物理手段强迫顾客购买。5.以上的思路都是通过争夺顾客的忠诚来铸造自己的品牌神坛,一砖一瓦,不得马虎。但在新品牌与老品牌的对抗当中,这种逐步蚕食对方根基的方法变数太多。改变格局的最直接方法是“灭其首脑,取而代之”。这样的直接碰撞少不了动用很多“阴招”,也是品牌谋权中最为“暴力”的部分。本专题就是从以上几个方面,介绍了品牌夺权的30条法则。不过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若想点石成金,还要刻苦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