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3229 15
2007-03-26
<DIV align=center><FONT style="" color=#000000 size=2>我们为何对母校失去了敬意? </FONT></DIV>
<P>       忝为人师多年,最大的感受是学生对学校越来越缺乏好感、失去敬意。不少毕业生提到母校都是一脸的不屑,我亲耳听某名牌大学一个女硕士发誓:此生我绝对不会提到是哪里毕业的,它让我感到耻辱!原来她报考该校研究生时两次名列第一,却都被拒之门外。 </P>
<P>    后来甚至连复试资格都没有给她。要不是具有秋菊性格的她四处鸣冤惊动了媒体,又有当地的亲戚帮着张罗,恐怕她熬更苦读的两年时光都只能付诸东流。</P>
<P>    公平的丧失在今日的高校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随着高校招生自主权的加大,各种各样的怪事层出不穷。考博已经沦为“考钱”和“考权”,某学院招博时居然演出一幕“慧眼识珠”的精彩好戏,将第一至第七名统统淘汰,单单挑中了第八名。还有一个够狠的导师干脆将其他考生一律判在六十分之下,而给目标对象打出九十八的高分,这样即便该考生公共课不合格也可以以“专业优异”作理由为之申请破格录取。
<P>    某教授曾说他—个在京城做博导的亲戚,其门下招的不是高官就是富商,批课题、拉赞助、出专著,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该教授言语间那副得意洋洋、仰之弥高的神色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令某校老师困惑的是,总有那么一些学生,明明分数没有及格,但却能顺利毕业。试想一下,在这样一种氛围下生活的学生,有什么理由对教育者心生敬意、心怀感激?
<P>    高校官僚化事实上是一切弊端的渊薮。在以部、厅、处为衡量标准的评价模式中,作为专业权威的“教授”成为一种标签更多地贴在了“书记”、“处长”们身上,而真正的学者大都在核心权力和核心利益之外。有人感叹说,以前是教授做官,现在是官做教授。对官本位者来说,大学的职位和其他任何机关的职位一样,都只是一种权力来源,最重要的是理顺上下级关系,而不是追求某种独立精神。在这样一种思维定势之下,为了讨好党政领导而邀请其来学校做兼职教授、博导就成了高校的流行风景,某省两所学校为争夺主管文教的副书记来本校做客座教授而费尽心机,最终如愿者洋洋得意地宣称这是该院当年的头一件大事。
<P>    媚权的同时,高校还比赛似地媚俗,今天你聘赵本山做教授,明天我就请“超女”做演讲。你破格录取奥运冠军,我就让人家硕博连读。你提供免费食宿,我就让导师上门辅导。高校本应该是学术至上、探求真理的圣殿,结果却变成了三教九流的大秀场。学术的尊严被当作儿戏,教授的头衔被廉价地甩卖。
<P>    还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是,“教育产业化”过程中学生和学校之间形成了严重的心理对峙。不少教师感叹:现在的学生思想上真是彻底“市场化”了,动不动就嚷嚷“我交了钱的,我有权利要求……”但问题是,“产业化”的规律本应该如此。要人家交钱时视人家为产业对象,在质量保证、“产品”推销时却又不想履行“生产者”的职责。难怪有人感叹:我们有着世界上唯一收费的“义务教育”,还有着世界上唯一不负责任的“产业教育”!
<P>    古希腊神教、俗权、学术形成“三权分立”关系的说辞,都有着精神人格上的独立和尊贵。也正是这样一种信仰,让哈佛、牛津这样的世界名校婉拒了授予美国总统里根名誉博士的要求,谢绝了阿拉伯巨商千万巨款的捐赠。即便是身处军阀压力之下的清华大学,也曾经于1923年有过拒绝黎元洪、冯国璋两位总统大人的公子免试入学的举动。现在的大学一个个嗓门高昂地宣称要“创世界一流大学”,但如果连自己的学子都无法心生敬意,这样的“世界一流”和空中楼阁会有什么区别。</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3-26 10:01:00

高校招生自主权的加大的同时,高校的行为自律尤显重要。若权力失去监督,腐败行为将层出不穷。———对母校失去了敬意理所当然。

一靠自律,二靠政府监管。与此同时加大社会舆论的监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6 14:45:00

当“母亲”对儿女们并不是关怀与呵护,而是处处责难或甚至厚此薄彼,便很难让儿女们对“母亲”再有敬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6 15:00:00
召一个高官博士生,拉来课题一大串,高官编入课题组,课题费分配好商量。此乃腐败新动向!!!鄙人居然见过某博导在北京火车站买发票。能对母校怀有敬意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6 15:01:2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6 15:10:00
哈哈,很对啊,当一个大学失去了它该有的公平、宽容、关爱后还需要对他怀有敬意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7 17:54:00
这是中国教育体制的问题,更是社会的问题,学校本是清静之地,治学之所,却成了藏污纳垢之地。当然不能否认,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某些同学也有很大的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