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日朵雪峰之侧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把握诗歌内容,提升鉴赏水平。
思维发展与提升:赏析诗歌对比、衬托的艺术手法,感受凝重壮美的艺术氛围。
【审美鉴赏与创造】
联系语境,品味诗歌内涵,理解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强大生命力的赞颂。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诗歌语言的质感、透明而饱满的特点。
2.把握诗中的思想感情。
净土雪线……那最后的银峰超凡脱俗,
成为蓝天晶莹的岛屿,
归属寂寞的雪豹逡巡。
而在山麓,却是大地绿色的盆盂,
昆虫在那里扇动翅翼
梭织多彩的流风。
诗人柏桦曾说:
“诗人比诗更复杂、更有魅力、也更重要。诗人的一生是他的诗篇最丰富、
最可靠、最有意思的注脚,这个注脚当然要比诗更能让人怀有浓烈的兴味。
”作为中国当代文坛上
“役期”最长的“右派”诗人之一,昌耀的一生犹如一场恶疾。而他
的诗如同徐徐打开一幅色彩斑斓高原油画长卷,沛然而出一种丰富而博大的生命意识。
二、作家作品
昌耀,原名王昌耀,湖南省桃源县人,诗人。
1950
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宣传
队员。同年,响应祖国号召,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期间,推出处女作《人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