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涉及3万亿元投资的《贵州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让贵州第一次赢得了从未有过的关注和争议。
这个3万亿元的规划一出笼被外界解读为贵州版“稳增长”计划。现在看来,这恐怕只是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下的“误读”。这份规划更像是未来十年贵州寄予在其旅游产业上的雄心。
外界没有投入太多关注的是,这个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西部省份正在践行一个更为雄心勃勃的工业化计划。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贵州第一次确立了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的发展战略,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付诸了实施。
2010年8月可以视为贵州经济发展上的一个分水岭。之前,贵州各项经济增长指标都居全国后列;之后,贵州突飞猛进,GDP的增长速度已经跃进为全国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与全国大多数省区市相比,当下的贵州是为数不多的几个没有太多“保增长”压力的省份。
贵州这片土地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热切”过,各级党政领导在各种会议上反复要求其所属地区以“超常规举措推动跨越式发展”,恨不得将几十年的历史发展欠债在一夜之内补齐。
今年2月,时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的赵克志更是明确表示,到2015年,贵州省经济总量要达到1万亿元,冲刺“万亿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