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860 9
2012-09-13

分配价值论创立以后,价值就仅仅是社会产品的分配权力,此时,在商品生产与交换过程中,各生产要素,只要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就能形成价值。这样,资本利润就是社会产品分配的结果,而不是剥削劳动的结果,价值理论就没有了“政治”意义。一方面,价值仅仅是社会产品的分配权力,是一种存在,谁能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谁就能形成价值,但这决定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东西,并不是价值理论的内容,而是生产关系的内容,从而,建立在价值理论——分配价值论基础上的经济学,就不是政治经济学,只是经济学原理或微观经济学了。仅仅从现实的社会产品分配规律——生产关系考察价值形成规律的,是经济学原理;从现实的社会产品分配规律——生产关系考察商品生产与交换规律的,就是微观经济学。另一方面,正是谁能形成价值,并不是价值理论的内容,这是生产关系的内容,从而,从现实的社会产品分配规律——生产关系考察商品生产与交换规律的,就是微观经济学,这里,现实的生产关系的研究只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手段;而考察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的,即考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就是政治经济学,生产关系成为研究对象。

传统政治经济学也认为,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以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但又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是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确实,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但目的不是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目的是最大程度促进生产力发展。最大程度促进生产力发展,是经济学或各类经济学的研究目的。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正因此,由于生产关系决定了商品生产与交换规律,从而,现实的生产关系的研究,成为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手段。这里,由于传统经济学没有正确确定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把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既当作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的,又当作微观经济学的研究目的,也就不能正确区别政治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了。

同时,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由于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价值成为与物质财富一样客观存在的东西,成为分配的对象,进而得出资本利润是剥削劳动的结果,反映了一种生产关系。这样,价值理论本身,就是价值形成理论——劳动且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而社会产品分配,就是价值的分配,是独立于价值理论的,在资本主义,价值为分配对象,资本利润是剥削劳动的结果,这样,仅仅劳动价值论成为经济学原理的根本内容,不过,由于劳动价值论内容太少,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只是成为政治经济学等经济学学科的共同基础。

既然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影响的,从历史发展过程考察生产关系及其发展,就成为《财富论——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不过,由于我目前还没有完成《财富论——政治经济学》的写作,也没有完成“目录”的安排,但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特上传《财富论——政治经济学》不完整的目录,供广大网友批判。

                                    目录

第二篇                     政治经济学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的

第四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手段

第五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生产力

第一节       生产力

第二节       经济增长

第三节       生产力是自然力

第四节       生产力发展规律

第五节       自然科学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第六节       经济学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生产关系

第一节       生产关系

第二节       价值与生产关系

第三节       一般生产关系

第四节       特殊生产关系

第五节       生产关系优越性的判断标准

第六节       生产关系的公平性

第四章       人的本性

第一节       自私性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       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三节       理性

第四节       理性的发展

第五节       人的自私本性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第五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第一节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第二节       劳动力对生产关系发展的决定作用

第三节       科学技术对生产关系发展的决定作用

第四节       生产资料对生产关系发展的决定作用

第五节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

第六章       生产资料所有制

第一节       生产资料所有制

第二节       人的本性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决定作用

第三节       生产力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决定作用

第四节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优越性判断标准

第五节       生产资料私有制

第六节       生产资料国有制

第七节       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

第七章       人们在产品生产中的地位

第一节       人们在产品生产中的地位

第二节       人的自私本性决定了人们在产品生产中产生地位问题

第三节       生产资料的产权决定人们在产品生产中的地位

第四节       生产力对人们在产品生产中地位的最终决定作用

第五节       劳动者在产品生产中的地位

第六节       奴隶主在产品生产中的地位

第七节       地主在产品生产中的地位

第八节       资本家在产品生产中的地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9-13 09:23:05
第八章        产品分配形式
第一节  产生产品分配的原因
第二节        产品分配的地位
第三节        产品分配的决定因素
第四节        参与产品分配的要素
第五节        产品分配的基本形式
第六节        产品经济的产品分配
第七节        商品经济的社会产品分配
第八节        劳动者参与产品分配
第九节        土地参与产品分配
第十节        生产资料参与产品分配
第十一节         知识产权

第九章        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第一节        生产关系的调整不改变生产关系的本质
第二节        各生产要素分配能力的调整,如工资增加
第三节        价内税,是暴力
第四节        价外税,市场上表现为物价上涨
第五节        福利政策

第十章        经济基础


第十一章        上层建筑


第十二章          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第一节        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的反作用
第二节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第十三章          原始共产主义

第一节        原始社会总论
第二节        生产力水平及其发展
第三节        原始共产主义上层建筑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五节        母系社会
第六节        母系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七节        生产力发展决定了社会变革


第十四章          原始共产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原始共产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自然科学发展对生产力发展产生的影响---火的利用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第四节        人们在物质财富生产中的地位
第五节        产品分配形式
第六节        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的影响
第七节        生产关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十五章          原始社会主义

第一节        原始社会主义的产生
第二节        原始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父系社会
第四节        父系社会的基本特征——产生了家庭
第五节        生产力发展对原始社会主义发展的决定作用

第十六章         原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生产力发展决定了原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第二节        原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生产力发展引起两极分化
第四节        战争促进了原始社会的解体

第十七章          奴隶社会上层建筑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奴隶的产生
第二节        奴隶成为商品
第三节        奴隶社会上层建筑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奴隶制国家的产生
第五节        土地国家所有制
第六节        土地使用权的分配形式
第七节        自由民

第十八章          奴隶社会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生
第二节        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土地国家所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四节        人性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第五节        土地国家所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
第六节        经济学的产生

第十九章          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生产力发展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第二节        奴隶成为自由人
第三节        封建专制的产生
第四节        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基本特征
第五节        土地私有制
第六节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第二十章          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萌芽
第二节        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土地租用关系
第四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五节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3 09:23:53
第二十一章          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产生
第二节        商品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第四节        商品成为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
第五节        社会主义经济仍是商品经济
第六节        商品经济的消亡
        
第二十二章        简单商品生产
第一节        简单商品生产的生产关系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简单商品生产
第三节        奴隶社会的简单商品生产
第四节        封建社会的简单商品生产
第五节        简单商品生产的衰败
第二十三章        社会生产关系对简单商品生产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原始社会生产关系对简单商品生产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奴隶社会生产关系对简单商品生产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对简单商品生产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资本集中对简单商品生产的影响
第二十四章        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生产力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第二节        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资本主义与封建社会的根本区别是上层建筑
第四节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巩固了资本主义上层建筑
第二十五章        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特点
第一节        生产资料增长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二节        科学技术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内容
第三节        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四节        科学技术发展要求生产关系发生变革
第五节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十六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容
第二节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第三节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第四节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
第五节        生产资料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标志
第六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七节       

第二十七章        劳动力成为商品
第一节        劳动力成为商品
第二节       
第二十八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第二节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第三节        经济危机
第四节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第五节        生产关系的调整
第六节        货币政策
第七节        财政政策
第八节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第二十九章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第一节  
第三十章        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第一节  
第三十一章        经济危机
第一节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第二节        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
第四节       
第三十二章        发达国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第三十三章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第一节  
第三十四章        空想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产生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第三十五章          空想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空想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标志
第三节       
第三十六章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第三十七章        社会主义发展
第三十八章        初级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初级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基本特征
第三十九章        初级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初级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初级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标志
第三节       
第四十章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初级社会主义
第一节        中国初级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土地国家所有制
第四十一章        中国初级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初级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中国初级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标志
第三节        土地国家所有制促进生产力发展
第四十二章        中国当前生产关系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第四十三章           高级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高级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第四十四章          高级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高级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第四十五章        共产主义理想
第一节   生产力发展对人性的决定作用

第四十六章        对外贸易
第一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3 09:25:51
楼主好人 感谢分享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7 22:04:52
当前,我们存在的生产关系问题,就是资本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是否是客观的?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2 13:48:34
clm0600 发表于 2012-11-9 10:28
各生产要素,只要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就能形成价值。这样,资本利润就是社会产品分配的结果,而不是剥削劳 ...
资本之所以创造了价值,的确是因为资本参与分配,但资本参与分配这件事,本身不就是剥削吗?

资本参与分配,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生产力基础上的。商品生产,是一自然现象,而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劳动力与生产资料,都具有生产力,同时,我们难以把握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各自生产力是多少。并且,可以说,劳动者的“劳动力”的增长过程,实际上就是生产资料(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即生产资料的生产力往往成为劳动力的一部分。
正因为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生产力之间,量的关系是不能把握的,我们只需要把握分配关系即可。而把握分配关系的根本,是看这一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当然,建立在这一生产关系基础上的法律,也成为我们把握某一分配关系是否公平的标准,如最低工资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