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成功的领导不应该被情绪所左右,但是,缺乏激情的语言又常常缺乏力量,且难以立威。所以,领导还是需要发发脾气的。领导的脾气可分为“阴火”与“阳火”两种。
据我的观察,领导在会议上发脾气一般是“阳火”---即:一见就知道是发脾气的大火,且会遵循三种艺术法则。
第一,对抽象的恶劣的事情可以发脾气。例如,对懒惰、不负责任、缺乏职业道德等等不针对具体某人的抽象事情,在适当的情境下,领导尽可以在会上高声斥责。
第二,对实在愚不可及的事情可以大发雷霆。例如,“掩耳盗铃、当街偷窃”这样的方案申报可以在会上大发雷霆予以抨击。
第三,对不在会场的群众的错误可以大肆批判。例如,在中层干部会议上,一些人提出了一些厉害问题,领导又不能当场拍板,则可以将激怒转向不在场的群众,对群众中的失职渎职行为兴起斩钉截铁式的大批判。
领导私下的脾气,我倒见得很少;但不怒而威的面孔则见得较多。所以,我总结一条,领导私下的脾气最好是引而不发。领导的私下脾气应该通过沉默、假笑、冷遇、板着脸、斜视、嗔目、鄙夷等形式来实现,则最能体现其“脾气”的效果。因此,领导在私下发的脾气一般属于“阴火。”
不过,劝告领导们两句:请千万小心,别被自己的“阴火”的副作用伤害了自己的身心;此外,你如果运用这种阴冷方式发脾气的艺术掌握不到火候的话(即:既能发泄私愤而又不会牺牲有效的沟通),你还不如直截了当地生气可能更好一些,因为你至少当场实现了 “沟通”,且直肠子的领导往往真的能做到“不记仇、能者为用”,因而,从长期来看,私下爱发“阳火”的领导可能获得更多的群众的认同和拥护,且也不见得自己会少得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