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801 1
2012-09-16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4日讯 统计显示,2450多家上市公司存货合计高达4.73万亿元,同比增长19.97%,环比增加3.6%。这4.73万亿相当于上市公司净资产的48.6%。叶檀在博文中表示,制造业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不仅指基础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更是指制造业无退出通路。与股市一样,制造业缺乏正常的退市机制,因而也缺乏新生机制。

    为什么说现在的企业不接单等死,接单找死?叶檀认为,原因就在上面的数字,如此大的库存说明产能绝对过剩,企业无利可图,到银行借钱变成货物堆放在仓库中。

    叶檀也钢铁业为例,阐述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财政,已经让过剩产能成为挥之不去的顽疾。地方GDP本位主义是地方产能过剩的保护伞。只要考核地方GDP的政绩不变,而不是考核地方存量的财富究竟有多少,当地居民的消费能力与幸福感是否得到提升,就必然出现产能越减越多的怪相,加上山寨式的疯狂抄袭,各地的技术没有本质区别,只能在资源价格、税收优惠、ZF补贴方面做文章。

    叶檀还在文章中提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实,以往在钢铁等行业减少产能的过程中,往往是ZF出面,让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的央企、国企并吞了民企,造成民意的极大反弹。产能过剩是恶疾,行政手段调控、国进民退的恶劣程度不在产能过剩之下,让中国市场出现了优汰劣胜的情况。

    叶檀在文尾建议,趁着制造业在生死线上挣扎,把市场的还给市场,让市场去并购、重组,同时改变税收模式,以免各地为抢税源争夺总地经济,让大企业的发展更以施惠于更多的地区。同时她提醒,再不改革,过几年制造业可能会被扫荡掉一半的产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9-17 07:58:10
好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