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07 3
2012-09-17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本质是需求,马克思的价值定义是供需决定论

  马克思最开始定义的价值定义是:人类无差别劳动的凝结。但这个说法存在着很多的漏洞。最明显的漏洞之一是懒人的劳动,人越懒价值越大。为此,在后面理论研究中,马克思不得不进行修改。修改的办法之一是对劳动进行限定,由此,推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

  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本质意义是需求,没有社会需求,就没有劳动时间存在的必要。有社会需求,才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发生。

  这样,马克思的价值定义经过这一番修改后,就变成了:大类无差别社会必要劳动的凝结。将其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替换成需求,就是:有社会需求的人类无差别劳动凝结。至此,完成了价值是由供需双方共同决定,回归到供需决定价值论上。

  马克思的价值定义若改成供需决定论,那么,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公式就无法成立了,他的剩余价值理论也就无存身之地了。

  这里再强调一下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公式,只所以不成立,是因为对任何一个人来说,谁能让商品有需求,谁的商品才会有价值。商品价值公式要想成立的前提必须是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即学术上的重复性问题。

  能让商品有价值,并不是商品价值公式决定的。
  
  一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概念摧毁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只能建立在他的原始价值概念上,可参看本坛rr3068的贴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9-17 11:57: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7 14:51:18
马克思的说法很多都不成立,之所以被采用,是某些人有政治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8 16:23:52
太同意了,从马克思认为加班或者超时劳动认为非必须劳动时间就可以看出,他的社会必要劳动就是由市场来限制的。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算在资本论中根本就没有严格的数据模型来论证,其实就是在偷换供需的概念。另外马克思还在偷换劳动和工人劳动的概念,将价值全部归结于工人劳动完全是政治目的使然。如果以后所有人类群体都从事技术研发,而人类所需产品全部有机器自动生产,我不知道马克思的工人劳动价值论还怎么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