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058 5
2007-03-27

近日,《成都晚报》《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等报纸,报道了成都某小学为了挽救身患癌症的年轻漂亮女老师,全校师生组织爱心捐款的事迹。在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捐款近26万元。其中,教职员工们捐款2。8万元,而孩子家长就捐款23万多元。报道认为,当今孩子们关爱老师的热情令人感动!然而,我却对此感到震惊!

据我了解,所谓家长热情捐款,也有无奈的心情。我认识的一位朋友的小孩正好在这个学校读小学一年级。他说,那天孩子放学回家说到学校六年级的一个女老师的癌症了,学校组织爱心捐款活动,请家长支持。孩子问爸爸、妈妈该捐多少?这个朋友当时就愣了,怎么能组织不挣钱、不懂事的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给老师捐款呢?可是,天真的孩子却说:“把我的压岁钱捐出一半吧。”我的朋友心理犯嘀咕,孩子的压岁钱有好几千元,怎么舍得拿出那么多呢?据孩子说,有的小朋友捐出了好几百元呢。该捐多少?我这位朋友很为难。而且,老师还告诉孩子们,捐款要用信封装好,写上捐款人的姓名。我那位朋友在信封里装了几十元钱捐出去了。之后,孩子还追问家长到底捐了多少钱?这位家长支支吾吾的告诉孩子,都在信封里呢,不少了。

小孩子要挣表现,且互相攀比,家长不敢得罪老师和孩子。于是,一个小学校一天之内就创造了募捐20多万的惊人奇迹。当然,这所学校乃成都市重点小学,孩子们的家长有权、有钱的不少,出现如此奇迹是可能的。但是,在这所学校就学的孩子家庭并非全是权贵阶层,应该也有贫困家庭和低保户吧?如此组织捐款,那些贫困家庭的家长们该如何应付?岂不是捐多了拿不起,捐少了,自己的孩子受委屈,又绝对不敢不捐。。。。。。

按理说,学校教师是有社会医疗保险的,老师生病的大部分医疗费用应该能够报销。就算需要自费的部分很多,老师有困难,也不该组织不谙世事的小学生随心所欲地捐款,哪怕打着“家长自愿”的旗号也欠妥当。何况募捐的结果如此惊人!

如果为了通过爱心活动教育孩子尊师重教,起码规定每个孩子捐款不要超过10元,意思意思就可以了。您说,这样的捐款活动之后,那些不谙世事的小学生们会不会互相攀比,某某的爸爸是大款,一下捐出了上千元;某某的家长是穷光蛋,只捐出了10元钱。您说,那个学校的小孩子们会不会因为本次爱心活动引起个别孩子心理精神上的“自豪”“自卑”等创伤。。。。。。。

所以我认为,无论学校的老师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都不应该组织小学生和学生家长对老师的募捐爱心活动,因为弊端太多了!当然,成都市的报纸新闻单位也不应该宣传和提倡这样的事迹,因为正面宣传这样的行为属于误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4-2 09:39:00
震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2 19:31:00

这些家长不行啊,教孩子行贿也不跳对主。

这老师患的可是癌症,以后再管这班学生的机会很小了,给她捐钱是把钱往水里扔啊。还不如给以后接任的老师买点礼物实在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3 11:44:00

怎么可以这样呢,小学生拿来的钱???

强烈质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19 19:17:00

哎,中国的教育阿,就像个榨油机,把孩子们的钱一点点都给榨干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20 14:34:00
这对孩子来说很不好,如果家庭条件不好,不捐,同学们会看不起。捐,对家里也是一个压力。就像社会不能提倡小学生救人,救火什么的,也不能让其不挣钱的情况下捐钱。这个学校应该受到惩罚,特别是领导。再说,捐钱为什么还要留名字???为了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