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787 2
2012-09-19

银行信贷业务外包何时到来?

    近年来,银行的发展内忧外患,金融脱媒的趋势让银行的存款和信贷业务都大大减少,政策对于存贷利率的调控以及刷卡费用的下调等也让银行发展受到抑制。在这种情况下,银行需要的是一场变革,一场从业务转型到业务流程再造的彻底的改革。

一、银行信贷发展放缓,转型中小微企业

2012年8月央行公布了社会融资规模和金融机构信贷收支情况,数据虽然显示8月的社会总融资规模回升到1.24万亿,但从趋势来看,总的融资规模是处于下降之中的,而且与2002年的数据相比,社会融资规模中通过银行贷款的“人民币贷款”项目占比从10年前的九成下降到如今的六成,这说明社会融资渠道多样化,对银行贷款的依赖逐渐减小。

其次,近期愈演愈烈的金融脱媒也使得银行等间接融资渠道压力不小。因为直接融资渠道主要包括引入创投、发行债券和发行上市,这些直接融资渠道并非适用一般企业,更多的是针对有实力和潜力的公司,而这些公司在之前大部分都应该是银行的信贷客户,如今面临残酷的竞争压力,银行在信贷业务上的客户将越来越少。

所以银行需要业务转型,这种转型只是将业务重点从之前的大客户转移到中小微企业甚至个体工商户中,不论这是政策使然还是银行自身转型而为之,将中小微企业作为业务重点开拓起来将是比较统一的意见。

二、银行服务中小微企业有心无力

银监会在9月份再一次督促银行不得对中小微企业停贷,这则通知实际上也说明了目前银行对待中小微企业的态度。

一方面是银行为了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与配合政策实施,十分愿意积极开拓中小微信贷业务。但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认的是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成本实在不是银行能够承受,至今经济环境依然未明朗,使得中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也急剧上升,这可以从银监会允许银行将中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单独核算以及放宽容忍度中得到佐证。

而且,在现实中,除了少数银行针对中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专门开辟了新的通道和新的审批标准外,大部分银行只是宣传中小微企业贷装饰一下外表而已,并没有从中小微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和出台符合实情的审核标准和信贷流程,这也是造成中小微企业实际贷款依然比较严峻的事实。

三、只有服务外包的变革才是良方

我们可以看出,银行对于中小微企业是有心无力,这主要制约在其对中小微企业的单个服务成本上,对其风险控制措施仍不完善。这种困境只有通过对银行业务流程再造来解决。目前最主要的方法是服务外包。

服务外包对于银行而言并不陌生,但是我们回顾之前的无论是业务外包还是流程外包,无外乎是银行的一些零碎单据资料打印整理和IT信息方面的事情,真正离知识处理外包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而目前无论是小贷公司还是银行都已经有信贷业务外包的先河,这对于银行未来逐步外包其信贷业务解决业务发展瓶颈打开一扇大门。比如在2008年6月,光大银行就通过引入第三方会计事务所对其贷款业务进行贷后管理,将整个贷后管理外包给第三方;在2010年华夏银行就已经与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将对中小企业贷款营销外包给后者,并准许其向中小企业提供财务顾问服务和尽职调查服务。

从以上可以看出,当信贷业务迫使银行不得不寻找新的盈利点和增长模式时,部分银行已经开始试水信贷业务外包,但外包的对象都是比较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或者专业资产管理公司,如近几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专门的融资服务公司,这类企业在未来或许能够成为银行信贷业务外包中有力的竞争者。

目前比较正规的融资服务公司多数是通过网上开展业务,为的是解决融资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融资服务公司已经在某一方面可以帮助银行更好的认识企业,降低信贷业务的风险。由于这类融资服务公司没有资格对于中小企业进行审核或者说审核的结果不被银行等机构承认,所以目前这类公司只是在搭建平台让企业和金融机构互相了解。这类企业包括:

(1)融道网。注册在上海,通过搭建网络平台,向融资双方提供需求信息,后续不管。

(2)数银在线。注册在杭州。通过对企业提交资料初审后提交给相应的银行渠道。

(3)优科金融。注册在苏州,通过在线融资模式收集中小企业信息资料,进行预审后提交给适合的银行渠道,并跟踪全程。

(4)全球网。注册在浙江。通过对企业提交资料初审后,转交给合作的银行机构。

(5)融360。注册在北京。收集银行渠道贷款产品,通过搜索和删选为企业提供产品信息服务。

由于特定的行业因素,大部分的融资服务公司仅仅在信息提供上面做文章,很少有企业能真正提供融资全程服务,以上几家中数银在线、优科金融以及全球网可以说是类似于全程服务。而且在这些融资服务公司中真正能够具备专业知识取代银行审核的还没有出现,毕竟银行的风险审核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但是我们发现包括优科金融、全球网以及数银在线在内的几家都有对企业资料进行初审的环节,这个初审的环节基本是按照银行风险审批的雏形在做,尽管在很多点上没有做到精准把握,但是这样的一种发展思路和经验积累必定会为以后参与银行信贷业务外包提供很好的基础。

(详见优科金融网经济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9-19 11:48:49
看比较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9 14:29:27
主要看风控和核销如何处理。运用大数法则的基础必须是客户信用资料完整,经营诚信的基础为背景。同时考虑经济周期因素影响。否则银行必是冤大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