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330 14
2005-03-29
央行提高房贷利率,财政部征收房产税,本质上都是增加购房者的购买成本,据说这样可以抑制需求,从而降低房价。

但是,现在问题出来了,老百姓要求降低房价的根本目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降低房价本身吗?好象是,其实不完全是。房价仅仅只是一个表象,老百姓真正希望降低的,是购买住房的总体成本。而总体购房成本不止包括房价,同时还包括贷款利息和各种税费,房价仅仅是购房成本的一部分。很明显,贷款利息支出是老百姓负担的一个大头,有时利息的总和几乎超出房价本身,而各种税费的负担也不轻,如果按照财政部的说法,征收房产税已成定局,那么购房者将必须终生缴纳房产占有税,且该税率将随土地的增值而不断调高,这样一来,购房成本更是高得惊人。

且不说提高房贷利率和征收房产税是否真能降低房价,即便是按照某些御用学者的估计,房价真的有所降低,但与此同时,老百姓需要负担的利息和税费却大大增加,老百姓的总体购房成本不仅没有降低,反而会进一步上升,老百姓将更加买不起房,这难道就是政策制定者的初衷吗?

更何况,提高贷款利率和征收房产税也根本无法降低房价。所谓通过抑制需求来降低房价的是说法是完全错误的。这是因为,住房并不是象某些人所宣称的那样,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住房恰恰是人民正常生存的必须品。衣食住行乃人类的基本需求。没有房子,难道让大家都睡大街吗?都去租房?谁喜欢过寄人篱下、颠沛流离的生活?任何生物都有属于自己的的小窝,这是赖以生存的前提,更何况人呢?所以,对房屋的需求,完全是刚性的,它是仅仅在“食”之后“行”之前的生活必须品。人们可以暂缓购买房屋,但对房屋占有的需求乃是不可阻挡的天然本能,也是人类的最基本人权。所以,不管购房成本提高多少,为了维护正常的人类尊严,人们最终还是会咬紧牙关去买房,这就和一个饥饿的人可以用黄金换粮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人民住房的需求是不可能抑制住的,这种需求可能会被强行推后,但绝不可能消失,积累到一定程度,最终还是会爆发出来,这也是房产商敢于肆无忌惮地炒高房价的一个根本原因。所以,所谓“通过提高购房成本抑制需求来降低房价”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这次提高贷款利率和征收房产税还有一个借口,那就是“打击炒房”,这更是一个不堪一击的论调。谁都知道,真正的炒房大户大多资金雄厚,用不着贷款,即便有贷款,投机者也基本都是快进快出,打的就是短平快,房子在手里超过两年就差不多是极限了,你利息提的再高,对他来说影响甚微。基于同样的原因,房产税对他们来说也基本毫无影响。因此,提高贷款利率和征收房产税的打击对象,只能是真正需要住房的普通老百姓。

那么,央行和财政部的决策者们是否真的都是蠢蛋,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是“好心办坏事”呢?非也,要知道,在中国的官场上,达到那种级别的官员,不说是人精,起码也不是笨蛋,他们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么,那就是: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机会为自己谋取暴利。至于“为人民的长远利益着想”,为了“戳破房地产泡沫”云云,那不过是愚民和欺人的幌子而已,反正自己的权力也不是来自人民的选票,何须考虑人民的疾苦,何苦对人民负责呢?

   退一万步说,就假设这次提高房贷利率和征收房产税真的导致房价降低了,那也不过等于将原先属于房产商的那部分利润挪到了央行和财政部,表面上房价似乎降了,但老百姓的购房成本不仅不会有丝毫降低,反而还会进一步上升,这对于未购房的老百姓并无任何实惠可言。同时,由于房价下落,而贷款利率升高,开征房产税,导致原先贷款购房的普通百姓也将遭受重击。

总而言之,在这场游戏中,不管是否已经买房,所有的普通百姓都是输家,央行和财政部本身才是真正的赢家。


  以上是几年前的看法,现在刚好也写了一篇,现贴如下。

  开征房产税**是唯一赢家


近日,财政部官员及部分专家学者在公开场合,就房产税改革话题频繁表态。中国证券报记者证实上海、重庆已进入首批房产税试点城市名单,试点展开的具体时间有待中央决定。
12月6日,有媒体发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巴曙松专访文章,巴曙松称房产税改革有利于抑制投机,引导和规范房地产市场健康运行。
增税能不能降低房价?
倘若税收能降低房价,防止开发商抢地建房,增加**财政收入,使老百姓买得起低价房,而乐何不为。
倘若增税能降低房价,同样的逻辑,增税也能降低石油、通讯、水电、药品、教育的价格。推而广之,增税能降低全中国乃甚全世界的商品与服务价格。倘若增税能降低价格,全世界就没有通货膨胀这回事。
睁眼周围与世界,看看超过3%,超过5%,甚至超过50%的CPI,就知道税收降价此论的荒谬。
增税将增加开发商的成本,降低对开发商的激励,减少生产要素投入,减少房产供应;房产供应减少,价格进一步上涨,购房者的负担增加;唯一坐收渔利的只有**。
从生产角度看,建造房子的投入包括土地、建材、人工等,房价等于要素回报之和。房子价格上涨,要素回报增加,要素供应增加。本来用于农业的土地,用于修路的水泥,用于造车的钢铁,研究经济的学者,由于房价上涨,报酬增加,均会改变用途,一定程度上被激励动员到房产建造中来。
**增加房产税收,本来属于生产要素的殷厚回报,现在转移到了**腰包。投资房产回报降低,其他行业报酬相对增加,资源便向其他行业转移。本来种粮的土地仍去种粮,打算修路的水泥仍去修路,打算造车的钢铁仍去造车,打算研究经济的仍去研究经济。
一句话,报酬下降,投入要素减少,房产供应随之下降。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增长,城市化推进,工业化深入,人们对房产的需求却是上升的,在供求一降一升之间,房价将进一步上升,购房者的负担不降反升。
有人会说,只要向开发商征税就行,这样就可以减轻购房者的负担。现实中,不要说没有开发商会如实告诉购房者,房价上涨是因为**增加了税收,是他们把税收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对于上涨的房价,开发商永远可以冠冕堂皇的理由。就算是“看上去很美”的理由,本身也不能减轻负担,税收负担由供求状况决定。
古代食盐是垄断性行业,人们对它的需求具有一定程度的刚性。**提高盐税,增加盐价,消费者不能因此减少吃盐。这种情况下,增加的税收大部份由消费者负担。
你若是卖鱼的,临近傍晚,**说要对鱼增税,你发现再不把鱼卖,明天可能要死掉了。于是,**增加的鱼税绝大部份只能由你负担了。也就是说供求双方行为急迫,弹性较小的一方,负担的税收份额较大。
购盐者对食盐的需求比较急迫,需求弹性较小,盐税主要由买者担负;傍晚时分,卖鱼者对鱼的供应比较急迫,供应弹性较小,鱼税主要由卖者负担。
房产不像新鲜的鱼,早上卖不掉,晚上不新鲜;今天卖不掉,明天会死掉。房产属于耐藏耐用物品,这个月不卖,可以下个月卖;今年不卖,可以明年卖。
相对于容易变质的物品,房产买卖是买者着急,卖者不急;相对于容易变质的物品,房产的需求弹性比较小,房产税主要由买者负担。
倘若是从农村到城市工作,或者在城市马上要结婚的,此类人对房产的需求更加急迫,需求弹性更低,他们负担的税收更多。
增加税收,降低房价,减轻负担,这是**政策的良好愿望。结果却是房地产行业报酬降低,供应减少,房价上涨,购房者负担增加。唯一坐收渔翁之利的只有**这一方:财政收入增加,群众声誉提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3-29 19:17:00
反正不是我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29 21:54:00

有理,但想问一下,实现财富再分配的结果是什么?

老百姓的生活成本不断提高,这个问题最后会如何暴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30 08:12:00

那楼主认为该怎么做呢?

我相信央行这个动作之前肯定通过n多讨论的

你现在评价这政策是否为时过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30 08:31:00

房价涨的太快了,各位怎么办啊!!!!!

[em01][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30 12:24:00
以下是引用蓝田日暖29在2005-3-29 18:46:41的发言:
在中国的官场上,达到那种级别的官员,不说是人精,起码也不是笨蛋,他们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么,那就是: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机会为自己谋取暴利。至于“为人民的长远利益着想”,为了“戳破房地产泡沫”云云,那不过是愚民和欺人的幌子而已,反正自己的权力也不是来自人民的选票,何须考虑人民的疾苦,何苦对人民负责呢?
   据悉,江苏某市拍卖土地,政府暗地里找房产商抬高拍卖价,房产商怕烂在手中不敢,政府官员拍着胸脯保证:有政府给你托底,你怕什么?!!究竟谁是房价猛涨背后的黑手???
  中央政府此时不从房价上涨的根源--土地供应问题着手,而是出加息又征税这样的黑招,究竟是执政能力太差,还是急着想分一杯羹???
  盛也罢,衰也罢,最可怜的始终是无权无势的老百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30 12:49:1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