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创新与战略管理
1404 1
2012-09-21

数据源:网络

母鸡:这种人就像一个妈妈那样照顾着大家,特色是容易相处,有同理心,不过也常常被其他人的问题所影响而导致失焦与情绪不佳,想太多有的没的事情。

小丑:这种人特别会社交,聪颖过人,一开口就吸引到目光,大部份讲的都是幽默话,他的缺点是当他开始正经的时候却比较无法说服人,别人也不会严肃的将他视为正规的人。

酷哥酷姐:这种人相处下来透露一种轻松的处世哲学,能够给同事某种安定的力量,但也有些人认为这种人比较懒,对一些急事不知轻重缓急,有时深不可测,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拉拉队长:这种人就是极为热心,乐观,动不动就喜欢鼓舞同事,但有时想都不想就直接往前冲,过于莽撞,带大家去撞墙。

现实家伙:这种人凡事讲求道理,有点教条派、注重条理,不会随意被骗,也常常深思熟虑让团队不会过high,但也因此常常被他人视为负面思考的讨厌鬼。

社交家:这种人特色是长袖善舞,社交难不倒他,应酬喝酒有人就找他来充热闹场面,他也很注重人脉,喜欢交换名片与握手,缺点是有人会认为他有一点点肤浅。

技客:这种人特色是从头到脚彻底科技化,钻研3C产品,相对安静,注重细节,完美主义,可以帮助团队做完他们该做的事情,但也有人认为他是控制狂(control freak),不够大格局思考。

创意家:这种人满脑子充满创意,喜欢谈大点子,每天都有新的想法,但也被许多人认为是多变(fickle)、缺乏续航力。

将所有人分类,就好像星座一样,没有绝对的好或绝对的不好,但大家都属于某一类,这样一分,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个「team」还差哪种人,除此之外还帮大家带来以下五个新好处:

一、看到「自己看自己」与「别人看自己」有何不同?每个人先将自己归为某一类,再请同事互评,有些人就会发现,怎么同事认为的,和自认的不一样!这篇泰唔士报报导还说,尤其是男性容易犯这样的误解,女性由于比较善于自省自视所以不会有落差的现象。

二、透过「相似类」强迫更认识自己(与别人)这八类中有几类相当相似,譬如「小丑」与「社交家」,我们会先思考一次两者的差异,再决定自己是否属于其中一类而不属于另一类,这样的抽丝剥茧有助于更细微的更认识自己一些模糊特质(如,外向,是怎样的外向法?)。此外,如果你自认为「小丑」,而对方自认为「社交家」,你也更了解彼此之间的平常察觉不出的差异点。

三、透过「相冲类」找到同事中最能互补的人:这八类中可以分出几个相对、相冲的「pair」,譬如「现实派」与「创意家」两者,有一位同事自认为「现实派」,而你自认为「创意家」,我们两位可能就是一个最好的「互补」,以后若要单独约吃饭,应该从这些互补的同事开始找,学到的东西最多。

四、透过「相同类」挖掘出从来没发现过的新分类:你在这八类选了一类,另外可能也有五~六位同事也选了这一类,想想,的确这些同事都是这一类的特质,但由于相处了一阵子,你也知道这几位同事的个性与态度也不是这么的一样,这时候,你可以发现「新的分类」,更深一层了解人性。

五、透过「不存在的类」找到在这个职场里的新机会:这样安排下来,主管可能就忙着去做Team Building,想找来「缺」的那一类人,这时候,你或许也可以知道「缺」的是那一类人,往那个方向去改变。创意家也可以多一点现实的沐浴,技客也可以多一点社交家的色彩,让自己去填补办公室缺少的那块拼图,未来的仕途与机会也跟着打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9-21 15:10:15
有点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