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急救和处理
现场抢救是能否挽救生命、减少伤亡的关键,目的是使病患脱离有毒环境,给予必要的紧急处理,防治急性吸收毒物,保护已受损的器官,为进一步的急救、治疗赢得时间,奠定基础。
现场急救应当根据毒物品种、性质、中毒方式和病患的病情确定急救方法。
1窒息性气体中毒
高浓度的硫化氢、氰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毒物,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空气中氧浓度降低至14%(尤其是10%)以下时,可导致接触者意识立即丧失,甚至出现电击样死亡。如果救护者救人心切,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中毒事故现场,则极易导致立即昏倒、死亡,造成更多人员伤亡事故。因此,进行窒息性气体中毒的抢救工作,必须立即向中毒事故现场内送风;救护者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氧式面具,并系好安全带;抢救现场设置警戒岗,由专人对抢救情况进行监视,快速进行处理紧急情况。如现场缺乏防护面罩,在救护人员进入现场之前,应当先向现场放置动物,观察动物的变化,在确认动物没有毒性反应表现时,人员才能进入现场。对窒息性气体中毒的病人.应当立即搬移至事故现场的上风侧,给予吸痰、人工呼吸等处理。
2刺激性气体中毒
酸雾、氯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氨、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