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4481 13
2012-10-06

    一、引言

    社会契约论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理论,但其缺陷在于没有很好地解释契约何以产生。思想家们形而上的解释无法让我信服,绝对的自由固然带来绝对的混乱,但是凭什么我应当是农民你却是皇帝呢?凭什么我失去的自由远大于你呢?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把社会契约当做是一个基本假设或者说是公理,因此我们无须去深究社会契约何以可能,正如理性经济人假设一样。诚然,社会契约论这套理论有着很强大的解释力,但根基不牢固的大厦最终必将倾倒,君不见心理学、生物学已经在拆经济学的底了吗?

    很幸运的是,黄仁宇的这本畅销书解决了我的疑惑。

    二、立国之本的概念

    虽然书中几乎没有提到“立国之本”这个概念,但是,该书给我带来的最大的收获便是让我深刻地理解了何谓立国之本。看此书以前,我一直都认为“立国之本”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然而,拥有无上权力的万历皇帝被一群文官所限制,锐意改革的首辅张居正名裂家亡,其原因便是我所认为的虚无缥缈的立国之本。

    什么是“立国之本”呢?它应当是建国之初与民众签订的无形的契约,这份契约略带强迫性质,但是如果社会在总体水平上接受了这份契约,国家便会得以建立,那些不同意这份契约因而要反抗的人就会被国家机器消灭,直至契约为所有人认同。

    朱元璋在两百年前建立了明朝,相当于与民众签订了一个契约,而且这份契约生效了。两百多年后,这个契约已经严重阻碍着国家的发展,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万历皇帝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的首辅除了目送着这个国家走向深渊没有任何办法因此皇帝消极怠工首辅名裂家亡。修改契约是一件何其艰难的事情,特别是在建国两百年多年后,契约已经深入所有人的心中的同时整个国家趋近于僵化,在这个时候修改契约天时地利人和无一具备,即便是天子,也无力回天。用《资本论》的话来说,便是“死人抓住了活人”。

    僵化一词,说的正是“死人抓住了活人”。

    三、秦王朝兴衰

    在这个时候,我一定会想起商鞅,和他的变法,还有他的秦王朝的建立与迅速崩盘。

    秦始皇横扫六国源于商鞅大刀阔斧地变法,而秦孝公死后商鞅的悲剧并非是因为生前得罪的人太多那么简单,他得罪的乃是秦人签订了三百年的契约,他试图对秦穆公建立秦国时与民众签订的契约进行彻底的修改。秦穆公启用百里奚等贤臣,在西边的蛮荒之地建立起了得到周天子认可的秦国,秦国百姓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然而三百年后,秦国同样逃不开“死人抓住活人”的悲剧,这是一个僵化的国度,更不幸的是,敌国外患的存在,使秦人几乎陷于绝境。

    然而根据我们的立国之本理论,在这个时候的这种不幸,可以是一种幸运。商鞅改革的成功,是非常让人惊讶的,他几乎按照他脑海中的理想国度,对契约进行了彻底地修改,整个秦国被翻了个底朝天。为什么商鞅能够成功呢?电视剧《大秦帝国》给予我们的答案是君王的全力支持乃至于割去秦孝公的兄长的鼻子而在所不惜。我的答案则是《大秦帝国》经常出现的背景音乐“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在国难的存在下,在全体国民的复仇情绪下,再大的内部矛盾都比外部矛盾矮了一个个头,如果意在解决外部矛盾,修改契约就有可能被民众所认同,君王的全力支持,起到的只是辅助作用,虽然这个辅助是必不可少的。

    此时,我又重新理解了契机一词。经济危机何以是契机?为什么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契机给予了对僵化的现在进行修改的机会乃至动力。我们常常说“乱世出英雄”,这里的英雄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指关羽、张飞这样勇武过人的高级将领,而是刘备、曹操、孙权这些试图对契约进行修改的人。勇武过人的高级将领常有,能修改契约的人不常有。

    回到秦王朝的话题中。秦王朝何以在短时间内崩盘?秦始皇横扫六国后,在制度方面做出了许多的创新,但是延续周朝八百年的礼法又岂能在顷刻间废除?秦国在短时间内富国强兵,顷刻间一统天下,周朝的立国之本并未被连根拔起。当整个天下都难以接受法家制度的时候,“陈胜吴广乃谋曰”亦在情理之中。和平来得太快竟然也是错,真是unbelievable。倘若秦国能一城一池地与人民签订契约,反对的力量不至于太过强大,刘邦项羽又怎会有取而代之的心呢?

    从“契约”的角度看,大秦帝国似乎不曾统一中国,因为契约上并没有民众的签字,他的统一只是形式上的统一、地理上的统一。

    总之,活人一旦被死人抓住,英雄的结局总是以失败而告终。活人摆脱死人只有在适当的契机才会发生。秦王朝的军事力量固然强大,但其法家型契约遭到了全天下的反对,有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又能如何呢?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

    谈到立国之本,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六十年。1949年之前多年的外战和内战,旧的契约几乎被彻底撕毁,共产党因此在书写契约上有着极高的自由度,而建国之后之所以对毛泽东有着非常强烈的个人崇拜,乃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契约几乎由他一手书写,因此他在我国享受到皇帝式的待遇就不难理解了。

    文革造成的悲剧则给契约的修改创造了可能性,然而这种可能性并不意味着彻底的私有化能够成功。契约可以修改,但是还不是彻底撕毁的时候。

    那些鼓吹彻底私有化、彻底学习美国的人,他们的理论,他们的意见不一定错,但是在这个时间上不可能对。那些要回到计划经济时期的理论,在这个时间上也同样不可能对,前者是要彻底撕毁契约,后者则想迎回被人民所放弃的旧的契约。

    因此,“我国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在没有契机产生的前提下,是正确的。

    五、美利坚合众国

    既然提起美国,我也尝试思考美国的立国之本,并用“立国之本”来讨论最近很时髦的话题:美国大选。《独立宣言》几乎可以算是美国的立国之本,是美国政府与民众签订的契约,这份契约的先进性,在于契约的基础是近代哲学家的理论,包括经济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的主流学说则几乎可以算是这份契约的脚注。民主党的许多主张是反《独立宣言》的,即民主党部分不接受美国与民众签订的契约。这也决定了民主党是共和党的陪衬、炮灰。只有当灾难来临,契机产生,民众在反思契约的正确性的时候,民主党才有获胜的把握,例如08年的美国经济危机。(注:我对美国大选并不了解,以上结论只是从前述理论推出,有待用美国大选的历史来检验这个理论。)

    六、结语

    好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洗脑”,我们的脑袋因此而得以除旧布新,或者杂乱的思绪得到很好的梳理。对于历史外行的我来说,此书的“洗脑”工作相当成功,让我重新理解了包括立国之本、僵化、契机、乱世出英雄、我国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内的许多概念,对国家的存在有了更深的体会,乃至激发起了我重读《东周列国志》这样一本大块头的想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提出的“大历史观”,如果说制度经济学教会了我看问题的时候应当具备的宽阔的视野,那么这本《万历十五年》将这种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书以明朝万历年间的几个历史人物为切片,但他所要解决的问题却不仅仅是这几个人物的历史问题、不仅仅万历年间、也不仅仅是明朝,它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朝代的更替以及明朝之后数百年的发展,在李约瑟之谜这个问题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一两个人物的快乐或者痛苦,却能解决这么宏大的问题,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惊叹的事啊!

    然而,该书的大历史观却并不能让我信服。作者的大历史观理论,我接受的范围只能到朝代的兴衰与更替。我认为,下一个朝代如何发展,在于改朝换代之间所发生的许多偶然的事情。改朝换代这个过渡时期,是契约重新签订的时候,倘若不是满族而是英国这样的殖民者征服了中国,中国的技术革命和资本主义革命能成功发展起来吗?

    因此,存在一个变量,比制度的僵化,比改朝换代更能解释李约瑟之谜,这个变量或者是技术、或者是文化、或者是自然地理条件,而制度变量,乃是技术、文化或者自然地理条件的内生变量,或者说,相对其他变量,制度变量显得更为内生,因此不足以令人信服。在短期内,几乎可以认为制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可以把制度当做最外生变量,但一旦把时间扩展到数百年,制度会发生怎样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便不得而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0-16 09:21:23
看看,谢谢楼主资源共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6 16:26:13
所谓被教课书加工过的正史,读起来如吃了搜肉精的猪肉一般无味,经黄老先生的点拨,历史就这样真实的浮现在眼前,好像就是是身边发生的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8 16:20:58
拜读一下此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8 07:26:11
这本书是经典
也是黄仁宇博士论文的主要内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9 16:32:44

拜读一下此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