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3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由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外贸出口持续低迷,资本回报率降低,导致中国经济体对于外资热钱的吸引力降低。如果一旦汇率下降的话,会造成资本的大规模流出。
美国:反观美国,其整个国家的资本回报率,包括公司的净资产回报率等都非常高,股市的表现非常优异,对资本的吸引力已经超过了中国,所以中国的资金外流现象将会慢慢严重起来。而QE3的推出,会使得美国的资产进一步升值,比如股市,比如房地产。假如美国房地产开始升值,那么资本流入美国的速度会大幅度提高。(不过,虽然美国房地产价格已经下跌了30%,但是美国房地产总值/GDP的比值还在历史平均以上,所以,这部分的担忧可以稍微降低。但是,QE的推出,至少能够止住房地产价格的下跌。)
时间和规模:美国这轮的QE目的在于提高就业率,因为伯南克的书里写了,正常的失业率应该在5%以内,在7%以上就是非常不理想的状况。而他对大萧条的看法,是非常坚定地认为如果当时ZF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就不会出现大萧条。所以,他的做法就是会一直持续不断地进行QE,而现在的美国失业率在8.2%左右,要下降到7%的话,据谢国忠的预测,需要至少两年。所以,此次无限制的QE3持续时间可能达到2年左右,按照每个月400亿美元计算,其规模会大于之前的QE1,2。
而美国房地产价格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就是就业,如果就业率上去的话,买得起房地产的人就多了,房地产市场才能够真正复苏。
再回到中国和亚洲金融危机的比较:再回到对中国的影响,可以反观当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其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使资本大量回流美国,东南亚国家的资本被大量抽离。而他们之前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因为中国的出现而没有竞争力。在97年的时候,以印尼为例,他们的状况就是资本回报率降低,银行坏账率高,虽然他们的外汇储备/GDP也达到40%。和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几乎是一样的: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不如之前明显,有被东南亚取代的趋势,中国的银行坏账率,尤其是地方债务平台的坏账率也在节节攀升。美国经济的吸引力正在提升,其房地产市场预计在2年内会有明显的反弹,股票市场,公司盈利都很不错。所以,此次QE3释放出来的货币,会有一大部分留在美国本土。还有一部分留在情况较好的新兴市场国家,如东南亚。而中国,则有可能被抽离很多热钱。
东南亚--另一个中国资金的抽血机:当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有一个深刻的因素在于,当年他们的劳动力优势被中国取代,导致其经常账户的顺差变成逆差(贸易逆差),而资本账户则是顺差(在危机之前),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贸易逆差是支撑不了资本账户的顺差的,所以最终,东南亚国家资本顺差瞬间转为逆差,货币被抛售,股票崩盘,经济重新洗牌。目前,中国遇到的问题也类似,只是颠倒过来:东南亚的成本低廉,而中国的成本则高企。尤其是刘易斯拐点过后,中国农村潜在劳动力的数量急剧缩减,用工成本不会停留在现在的高水平上,而是会更高。这样,迟早有一天,中国的贸易顺差会变成逆差。开始消化之前的外汇储备。而这也将是外资大规模抽离中国的开始。(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相信央行的降息和降存准的政策,因为,这些政策只能对冲外汇占款减少的部分,顶多对冲,不会增加流动性。其实现在,即使降存准,也别当做是很强的利好,也就是对冲流动性的紧张而已。(因为中国之前超发的货币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中国的强制兑汇政策而带来的被动印钞,现在这部分已经越来越少,造成的影响就是流动性的降低。降准只能对冲一部分这类外汇占款的减少))。当然,东南亚这次也将面临一轮比较长时间,大的资产泡沫的形成。对于东南亚来说,要素的价格有上升的动力,比如各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需要的大宗商品。(可能会让东南亚的价格对亚洲出现一定的升水或者贴水减少)。
能源--美国解决通胀之道:而美国有一个担忧,就是大量印钞导致的通胀,我个人觉得,这并不会是一个问题。首先,美国假如通胀,主要将会由能源价格高企引起。对于这个,我根据之前的研究和美国总统这次大选的辩论里看出,美国已经对此做好了预案。预案的关键就在于天然气,美国最近的超低天然气价格已经替代了很多石油需求。而罗姆尼的方法则更加主动,他在辩论时提出,美国现在的页岩气都是在私人领地开采的,而国家还拥有更加大片的地域有更多的天然气储备未被开采,他建议要开放这些地域,更进一步地压低能源价格。这个将会是一个杀手锏,意味着美国ZF控制能源价格的能力大大加强。
能源价格的决定因素:而根据能源价格的历史来看,货币的发行和能源价格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例如从80年代到2003年,世界货币已经发了很多,但是石油价格却一直保持稳定。而根据罗杰斯的研究和理念,供需关系是决定大宗商品价格的最主要因素。而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限的决定因素是边际生产成本最高的价格(低于最高边际成本的生产商则坐享高额利润,如沙特)。比如,现在石油最高边际成本在加拿大是油砂,从油砂中提取出2桶石油需要就需要1桶石油的能量,采掘成本非常高,在70美金左右。当石油的需求上升到必须使用油砂的时候,石油的价格不可能长期低于70美金,否则油砂生产商就会退出市场,造成供不应求的状况。所以,油砂的成本是石油价格的一个刚性的底。但是页岩气的出现正在慢慢改变这个状况,低价的天然气正在取代一部分石油的需求,这可能将在某一天淘汰高成本的油砂的产能。这一天的到来将会大幅度拉低石油价格的下限支撑。
就业—另一个推动天然气开采的动因:还有一个方面比较重要的是,最近美国新增就业最多的产业居然是化工行业,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低成本的天然气价格使许多化工厂被吸引回美国大陆。即使美国的劳动力成本比较高,但是低成本的天然气带来的优势非常大。而美国,不论是奥巴马还是罗姆尼,都把重点放在了就业上,而化工这块非常有潜力的产业,必然是他们的重点所在。加上ZF在天然气这块拥有非常多的工具可以使用,例如税收,补贴,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上文提过的罗姆尼提出的ZF领地的页岩气资源的开放。(罗姆尼还提出多使用煤炭)。预期将会使得能源价格等即使在QE大规模推出的情况下,中期来看,仍然不会涨,反而有希望下跌。作为证据,我们可以看到,上次我做的那份有大篇幅报道美国化工产业的文档里,今年的天然气储备较往年有大幅度地提高,上个月,升幅超过了770万立方米,超过了起先分析师预计的700万立方米。
另一个循环:这就可能会造成另外一个影响,我们可以看到,自从油价狂飙以后,受益最多的是中东和俄罗斯等石油出产国。财富迅速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转移至中东。这也是造成世界经济低迷的原因之一:成本大幅度提高,财富转移至别国。而一旦石油等价格发生回落的话,世界经济将会进入另一个循环:低价的石油促进了生产,提高了利润。QE和欧洲的无限制购买国债计划所释放出的大量货币会推升美国的资产价格,包括股票,房地产等。美国经济会出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中国等转型期国家则由于转型期的瓶颈,人力成本的上升,出口下降,资本回报率低,银行坏账率高等面临着资本外逃的风险。而比较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是类似于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情况:中国的经济可能会有一个比较猛烈的下跌,但是随后,通过经济火车头美国经济的好转,能够迅速反弹。当然,幅度不会像当年金融危机那么大,因为中国ZF会吸取教训,不会浪费外汇储备去坚持固定汇率。(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08年金融海啸的一个重要的表象差别在于:98年的时候,美国作为火车头不是危机的根源,火车头有力,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后,出口商品又具有竞争力,世界经济恢复得很迅速。08年问题出在了美国,使得这次的恢复非常缓慢和艰难)
所以,我认为,此次QE3带来的影响将是:释放出来的大量美元将大多留在美国,提升美国的资产价格,相对下跌的能源价格能抑制通胀,继续改善美国的企业盈利状况,增加就业。以上各种因素将使得美国成为一个资本的吸引地。而中国面临着种种困难,将使热钱更加愿意逃离,并且,中国为了防止货币贬值,也不敢大规模地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对于美国,以上逻辑成立的很重要一步棋是压制能源的价格,这将会使ZF大力开发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本帖隐藏的内容
而美国也因此将重新成为一个化工品的出口国,扮演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