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6199 5
2005-04-01
最近我看了王铮等的《理论经济地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版),我感到受益匪浅。我认为它的主要优点首先是阐述清楚了区位论、区域结构和区域过程,其次,把经济地理学划分为微观经济地理学(差不多是空间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地理学(差不多是区域经济学),还有新意。另外它的文献是国际上最新的,反映了它的领先性。但是它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它的主要缺点是对聚集阐述不足,对城市和城镇体系的形成、专业化缺少,对空间结构的阐述不够。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看,它业忽视了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问题。这可能是作者的分类体系没有综观层次的问题。
按照《理论经济地理学》的路线,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会怎么发展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4-1 23:03:00

看得好深入啊!个人认为,该书的思路就不能来谈论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趋同还是趋异。经济地理从根本上更加综合也更加灵活,包括自然环境资源,人文资源,还有历史遗留的过程及其作用,微观层面上的企业等。而且更加关注人地关系的协调。

而区域经济学目前基本是从宏观经济的层面来分析区域经济过程,更侧重于规范化的分析,两者看待问题的角度,处理的方法都有较大的差异。

目前的经济发展已经使得交通等传统要素在区位选择中的重要性急剧下降,区位论的基本假设已受到严重挑战,空间性的表现形式,机制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个时候的区域经济过程的嬗变应该是关注的焦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2 14:13:00

同意talkby先生关于“区域经济学目前基本是从宏观经济的层面来分析区域经济过程,更侧重于规范化的分析”的看法。我也同意dd111先生关于王铮把宏观经济地理学认识为区域经济学的看法。换言之,国内把区域经济学在学科分类中归到“应用经济学”实际上是错误的。我曾经听王铮先生提到他的一个认识,现在是多区域经济成为经济学前沿的时代,如果我们注意区域的固有特性和内生特性,发现区域的类型差异,就发现了经济学与地理学的结合点。可惜《理论经济地理学》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讨论。我本来想博士论文作这方面的,可惜有些把握不住。 《理论经济地理学》,我感到注重数学表达,结构也与我在国外读到的经济地理学教材接近,先讲空间互动和区位论,与国内外经济地理学/国内区域经济学教材完全两种思维模式,我猜国内学者不会欢迎,作为教材,没有人用,它就是失败的。不过这本书在这个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化时代意义,希望王老师坚持把本书作为学术著作发展下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20 00:53:00
王铮老师上这课的时候我在睡觉,还在大二的时候了,想不到这么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1 17:04:02
不错的书。什么时候提供一下就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1 23:47:17
可否请提供电子扫描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