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413 0
2025-09-15
在职称评审中,继续教育学时是关键一环,但 “去哪学”“如何证明”“往年学时是否有效” 等问题常困扰专业技术人员。本文将为你一一解答。​
一、学时基本要求​
根据规定,专业技术人员每年继续教育不少于 90 学时,其中专业科目不少于 60 学时,公需科目不少于 30 学时 。不过,不同地区、行业会有细化要求,部分地区还增设个人选修科目,申报前务必了解当地政策。​
二、多元学习渠道​
(一)官方指定网络平台​
各地人社或行业主管部门常指定继续教育网络平台,如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可通过省人社厅官网进入 “专技人员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学习 。平台课程覆盖公需与专业科目,学习后学时自动登记或便于核验,2025 年公需科目围绕深化改革、人工智能等主题开设课程。​
(二)继续教育基地​
国家级、省市级继续教育基地定期开展培训,如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开设专业科目课程。参加此类培训既能提升专业能力、拓展人脉,学时在评审中也更具认可度,关注基地官网通知即可报名。​
(三)行业与学术活动​
行业协会、学会组织的培训,像会计协会的新准则解读课程,可计为专业科目学时;参加学术会议、讲座同样有效,通常一天折算 8 学时,半天 4 学时,活动证明可作为认定依据。​
(四)其他途径​
参加国家认可的学历教育,通过一门课程可折算 30 学时专业科目;通过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一门科目,同样可折算 30 学时专业科目,实现能力提升与学时积累双赢。​
三、学时证明获取​
在网络平台完成学习后,可生成带电子专用章的合格证书;参加基地或行业培训,主办方会颁发含个人信息、课程内容等的合格证明;部分地区支持在学时登记管理系统申报,上传证明材料审核通过后即可记录学时。​
四、往年学时认定​
不同地区、级别职称评审对学时核认跨度有规定,以 2025 年为例,部分地区参评高级职称需 2020 - 2024 年学时达标,中级职称则要求 2021 - 2024 年 。发表论文、获专利等成果可按政策折算学时,但需依规申报。此外,若遇政策调整,当地会出台过渡办法,关注官方通知即可。​
职称继续教育学时涉及学习、证明、认定多环节,提前熟悉政策,选对渠道,及时获取证明,确保学时有效,才能顺利通过职称申报,为职业发展助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