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5-10-14 23:05:42
restalker 发表于 2025-10-14 17:51
2023/24年度,美国的大豆产量为1.3亿吨,这一数字与巴西的产量增幅相当。

上面是网上查到的消息。从字面 ...
你这说的意味深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14 23:12:51
qf20089 发表于 2025-10-13 09:35
看来曹老师对人家的【选票】嗤之以鼻啊!
人家任期过半的【信任票】是必须争取滴;
与在野派争 ...
实行民选的国家是绝对大多数国家,但是穷的叮当响的国家也是民选国家占多数。我指出这一点事实,但是我不知道要解释什么,只是希望不要拿经典的制度理论当饭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14 23:21:33
uandi 发表于 2025-10-13 10:58
事实上美国的农民人口影响美国选票。
川普避免某些美媒断章取义和偏颇报道。
所以为什么现在的新闻发布 ...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最近消息,2021年粮农组织谷物价格指数上涨27.2%,小麦价格上涨了31.3%,
总体粮食价格为10年来最高。原因是进口需求旺盛,特别是亚洲国家,而供应有限。
====================
你就只知道用供求理论来解释。我不否认供求理论的正确性,但是它只是导致价格上下波动。在长期看粮食价格一定一路上涨,或者说这条波动曲线本身是不断上涨,这个方面你能供求解释吗?类似这种
价格一路波动上涨曲线的商品多的是,阁下可能没注意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14 23:25:36
restalker 发表于 2025-10-13 11:50
论证亩产万斤粮的可不是华罗庚。

华罗庚的数学水平是世界公认的。
问题是他不务正业,论证粮食亩产万斤,让袁老头想不通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14 23:33:15
restalker 发表于 2025-10-13 12:30
你完全搞反了,我知道你读书少,所以不怪你。

华罗庚借口推广实用数学,躲避政治运动,当时他都没有入 ...
写的实用数学小册子我都看过,放到现在的生产实践,都能用。
===================
陈景润没不务正业去论证亩产万斤,是不是?
粮食产量能靠数学论证出来,要生物学家干嘛?要达尔文干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14 23:37:49
uandi 发表于 2025-10-13 14:29
万亩田是回国后就从没有发表过国际论文的那位。
现在还被吹得能打败全宇宙的弹道。
1972年李政道回国访 ...
第一次听说束星北。这话题就此打住吧,因为这些人物都是本论坛不该谈及的人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15 07:56:37
restalker 发表于 2025-10-14 17:51
2023/24年度,美国的大豆产量为1.3亿吨,这一数字与巴西的产量增幅相当。

上面是网上查到的消息。从字面 ...
有人讲:我硬不吃饭,看看米价降不降?如果十几亿人不吃饭一年,看看那些种谷的倒闭吗?确实会倒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15 10:59:19
曹国奇 发表于 2025-10-14 23:21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最近消息,2021年粮农组织谷物价格指数上涨27.2%,小麦价格上涨了31.3%,
总体粮食 ...
这是历史数据,是事实,怎么变成是的我解释呢。
2022年之后的油气也是供应发生变化和运费上升导致油气价格突然上涨。
CPI肯定包括粮食,通货膨胀长期趋势呈上升形态,粮食当地也是同步。
问题是人均收入的涨幅是否一致,如果物价涨而工资没涨,生活水平就会降低。
市场经济的商品价格当然是随着成本和供需而变动,
当然不是随着什么劳动价值去定价和变动,
虽然工资是影响成本从而影响商品价,但工资只是其中一个生产要素。
美国是市场经济,早期是种植棉花,就是黑奴去种。
大麻是随着殖民浪潮一起涌入美国的,最初,英国移民用它来织土布,
19世纪开始作为药用,不要偷换概念,大麻不是鸦片
美国农民拿到补贴,不是倾销政策,而是政府估算如果农地荒废的损失更大。
你以为价格趋势一定上涨吗?
进入秋收季,美国农民的日子并不好过。农作物价格低迷、成本高企蚕食利润,再加上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贸易伙伴发起的关税战,导致2025年上半年美国农场破产数量已经超过2024年全年。一名共和党议员直言,如果再不援助,“我们将在农村地区看到大规模的金融灾难”。
看看近年的水患,如果你真的能拿到粮食输入的数据,你就发现是怎么回事。
下面都是网上随便搜到的链接。
下面有链接: 盘60年大豆价格历史,异常天气与经济周期共舞
2007-2008 年大豆价格快速上涨,2020 年后持续上涨。
长期趋势,价格基本都是上调,因为通货膨胀。
再看小麦价格。注意2022年
小麦价格近20年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政策调控、供需变化和国际市场扰动是核心影响因素。
一、历史走势回顾:三阶段波动特征明显
2000-2012年处于平稳期,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使价格维持在0.7-1.0元/斤区间。2013年全球粮食危机推动国内价格首次突破1.2元,2015-2016年因库存过高回落至0.95元。2020年新冠疫情引发全球供应链波动,价格回升至1.15元,2022年俄乌冲突导致国际小麦价格上涨23%,带动国内价格短暂触及1.25元高点,2023年随着供需平衡恢复,稳定在1.18-1.22元区间。
二、核心影响因素解析
1. 政策调控作用显著:2023年国家继续执行1.17元/斤最低收购价,通过中央储备粮轮换机制平抑市场波动,全年投放临储小麦超4000万吨。
2. 生产成本刚性上涨:柴油、复合肥价格2023年同比上涨11%和9%,推动种植成本突破1200元/亩临界点。
3. 极端天气频发:2021年河南暴雨致430万亩小麦减产,2023年河北夏收遭遇“烂场雨”,优质麦供给减少推升价格。
4. 国际传导机制增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小麦价格波动与国内期现市场相关性从2010年的0.3升至2023年的0.68。
大米消费国主要是亚洲。
2020年代至2025年‌:价格高位震荡,2024-2025年稳定在3500-4500元/吨(1.75-2.25元/斤),主因国内供需改善与国际价格企稳。‌‌

1999-2024年国际米价关键节点:
2003年:200美元/吨
2008年:400美元/吨(粮食危机峰值,欧美政策调整)
2011年:350美元/吨(气候异常+资本投机)
2020年:370美元/吨(疫情冲击供应链)
2022年:440美元/吨(俄乌冲突推高成本)
2023年:435美元/吨(预估回调)
2024年亚洲出口国报价仍处高位,地缘与气候压力持续。

人口占世界20%,却囤了全球一半的粮食,中国为何如此爱屯粮?
2022-04-30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B%E5%B1%AF%E7%B2%AE

中国囤积战略物资引发西方的猜忌:是在为大规模战争做准备?
2024-08-20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B%E5%B1%AF%E7%B2%AE

我国食物自给率65.8%,却囤了全球一半的粮食?为什么这么积极?
2025-04-17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B%E5%B1%AF%E7%B2%AE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A5%A5%E8%8D%922021

复盘60年大豆价格历史,异常天气与经济周期共舞
https://caifuhao.eastmoney.com/news/20220505115651801344210

【中药知识】谈虎色变的“大麻”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3bc20e&scene=2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15 12:09:56
曹国奇啥也不是啊,贸易战你都不懂吗?这还用解释吗?
特朗普不让我们的产品顺利卖到美国去,我们也不买他的大豆!就这么简单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15 12:30:16
曹国奇 发表于 2025-10-14 23:33
他写的实用数学小册子我都看过,放到现在的生产实践,都能用。
===================
陈景润没不务正业去 ...
【陈景润没不务正业去论证亩产万斤,是不是?】
他,痴迷于一加一,而且当时的数学界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存在;
所以,他也只能窝在6平米的阁楼里写写画画,一麻袋一麻袋的塞演算稿纸,根本就不知道、也无暇于有亩产12万斤这惊天动地的事,好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15 12:33:51
uandi 发表于 2025-10-15 10:59
这是历史数据,是事实,怎么变成是的我解释呢。
2022年之后的油气也是供应发生变化和运费上升导致油气价 ...
谢谢先生提供的详实数据,涨姿势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15 12:42:40
uandi 发表于 2025-10-15 10:59
这是历史数据,是事实,怎么变成是的我解释呢。
2022年之后的油气也是供应发生变化和运费上升导致油气价 ...
不过,大规模囤粮,所要付出的代价颇大:久囤变质、运输损耗、保养费用、软硬件支撑等等。。。
长此以往,这些费用会变成天文数字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15 13:10:46
曹国奇 发表于 2025-10-14 23:12
实行民选的国家是绝对大多数国家,但是穷的叮当响的国家也是民选国家占多数。我指出这一点事实,但是我不 ...
曹老师虽然指出了这一点:民选国家并不都是富裕的,;
但是你也指出了最关键的一点: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实施的都是民选制度,这就足够了;
你在指出这些时,却罔顾了另外一个事实:现在这些欠发达的民选国家,大多数几十年以前都还是穷得叮当响的,即使现在在别人支持下,经济实力有所上升,但是科技水平、教育人才、国体实力怎么可能与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较?
几十年以前的【赶英超美】,最后成为一个笑话,相信曹老师不会忘记的,这就是一个国家经典教训:起点低,能力差,你就是砸锅卖铁也别想一夜之间超越远远比你富裕的人;
这,也应该是一个经济学人 的基本常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15 15:52:43
曹国奇 发表于 2025-10-14 23:33
他写的实用数学小册子我都看过,放到现在的生产实践,都能用。
===================
陈景润没不务正业去 ...
陈景润原本就是华罗庚的得意弟子。

过去中国有个传统,徒弟绝不能和师傅对着干的,否则就是欺师灭祖,人神共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16 10:25:02
restalker 发表于 2025-10-15 15:52
陈景润原本就是华罗庚的得意弟子。

过去中国有个传统,徒弟绝不能和师傅对着干的,否则就是欺师灭祖, ...
这种师承制度源于社会制度的缺陷,师父都留一手,怕反骨。
而西方的哲学家很多时徒弟都指出师父思想的缺失。
佛洛依德与荣格反目,佛想传衣钵给荣而且控制,于是决裂。
但西方对二人在心理学的贡献都推崇备至。
最有西方这种独立精神的是禅宗传承。
六祖是后入门文盲,神秀是大弟子,弟子群中声望最隆。但五祖将衣钵传与五祖。
这可能是虚构故事。但最少有一部分真实。
《临济录》的一段记录,义玄(临济)禅师在一次端坐参禅中,见众僧念经之声潮涌,可一心一意的却不多。于是,大叫一声:“逢佛杀佛,逢祖杀祖。”众僧听了,心中一凛,心志随着聚集,在片刻安静后,参禅进入思考的状态,
《五灯会元》“向里向外,逢着便杀,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逢父母杀父母,逢亲眷杀亲眷,始得解脱。”
“不经一番寒彻骨。 哪得梅花扑鼻香。”
最后山还是山。
《五灯会元》卷17,‌核心原文为:“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事实上师父传授徒弟的是知识和技巧。
高明是师父是educate,引导学生的潜力和自我启发。
东方的师父的是‌填鸭式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教学方法,由前苏联教育家伊·安·凯洛夫发明,其核心特征是通过单向灌输知识、强调死记硬背而忽视学生的理解和主动思考,类似于强制喂食鸭子以促其快速增肥的过程。‌
最后是否能发挥好发扬光大,其实还是靠徒弟的悟性和聪明。
于是逍遥派出了首徒天山童姥,无崖子的首徒苏星河。
还出了一个星宿老仙。请对号入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17 10:38:04
hhj 发表于 2025-10-15 07:56
有人讲:我硬不吃饭,看看米价降不降?如果十几亿人不吃饭一年,看看那些种谷的倒闭吗?确实会倒闭。
反驳的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17 11:05:44
restalker 发表于 2025-10-15 15:52
陈景润原本就是华罗庚的得意弟子。

过去中国有个传统,徒弟绝不能和师傅对着干的,否则就是欺师灭祖, ...
嘿嘿,你是不是忘记“带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古训?所以古代有个潜规则,带徒弟都是带远不带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17 22:30:41
restalker 发表于 2025-10-15 15:52
陈景润原本就是华罗庚的得意弟子。

过去中国有个传统,徒弟绝不能和师傅对着干的,否则就是欺师灭祖, ...
问题是怎样才算对着干?
将一些日常琐事、日常口语搬到学术中来,可能不合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17 22:38:07
qf20089 发表于 2025-10-17 13:25
说到周期律,倒是让我想到了这个所谓的周期律的提前与滞后,那可是20左右的差别,就是10年,也可以让很多 ...
一直到现在,政治这块天花板还是咱家人才成长的【顶端】,贫瘠的土地,养育不出茁壮的植株。
=======================
我也有点这种看法。现在的体制下不利于佰乐同志的出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18 09:10:40
曹国奇 发表于 2025-10-17 22:30
问题是怎样才算对着干?
将一些日常琐事、日常口语搬到学术中来,可能不合适。
如果师傅不参与政治运动,徒弟却热心参与,就是对着干。

不要动不动学术,你觉得你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18 09:42:46
在《华罗庚传》中,记者记下了华罗庚的话:

科学与政治实在是无法分开,但在中国的科学研究者,一定努力设法使政治与科学分开,非如此挣扎,不能够有些微的成就。这是中国科学研究者最大的苦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18 14:17:34
restalker 发表于 2025-10-18 09:42
在《华罗庚传》中,记者记下了华罗庚的话:

科学与政治实在是无法分开,但在中国的科学研究者,一定努力 ...
既然你对“科学与政治的关系”有兴趣,就专注地去研究这方面问题,何必在此浪费时间和精力?读《华罗庚传》、《陈景润》传等等,是要时间的。时间宝贵啊,人的天寿就那么长是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18 15:52:29
曹国奇 发表于 2025-10-18 14:17
既然你对“科学与政治的关系”有兴趣,就专注地去研究这方面问题,何必在此浪费时间和精力?读《华罗庚传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看点书,然后到这里来打假,不亦君子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18 16:06:36
曹国奇 发表于 2025-10-18 14:17
既然你对“科学与政治的关系”有兴趣,就专注地去研究这方面问题,何必在此浪费时间和精力?读《华罗庚传 ...
uvwx指责我不读书

你指责我读这么多书干嘛,

这世道,做人真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18 16:11:49
曹国奇 发表于 2025-10-18 14:17
既然你对“科学与政治的关系”有兴趣,就专注地去研究这方面问题,何必在此浪费时间和精力?读《华罗庚传 ...
我今天在读这本书,你应该不会反对吧?
lizard.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20 17:09:00
restalker 发表于 2025-10-18 16:06
uvwx指责我不读书

你指责我读这么多书干嘛,
      我是个懒家伙,连《资本论》也只是细读前30页吧,其它的都是当字典用了,需要的时候查一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顺着习惯走,能成才就够了。


      我读1954年版《资本论》,好像是第11——12页,发现马克思推导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概念时,有两个数学错误,再就读不下去了。
      一是马克思取平均值时,实际是平均运算了两次。我小学老师没教过我有这种平均运算方法。
      二是将劳动中的主导因素“劳动力”平均成“无”,从此劳动中的主导因素——劳动力对价值居然没有贡献。为此马克思后面就打补丁,即“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加”。


      总之,我认为马克思的数学科目肯定不行,可能在逃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20 21:19:02
曹国奇 发表于 2025-10-20 17:09
我是个懒家伙,连《资本论》也只是细读前30页吧,其它的都是当字典用了,需要的时候查一查。每个人 ...
一是马克思取平均值时,实际是平均运算了两次。我小学老师没教过我有这种平均运算方法。
你说对了,这种算法确实不是小学数学。

这些天我怼了你不少,你都忍气吞声了。所以我决定告诉你真相:

我小时候学的赞美马克思的课文里,说马克思是天才,自学高等数学。

我个人认为马克思是用高等数学里的中值定理,得出了 “社会平均” 这个 “社会中值”。

所以,理论上马克思没有破绽。除非你能推倒中值定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21 15:50:34
restalker 发表于 2025-10-20 21:19
你说对了,这种算法确实不是小学数学。

这些天我怼了你不少,你都忍气吞声了。所以我决定告诉你真 ...
回武汉后拿《资本论》原著(1954年板)再跟你一个字一个字的跟你谈吧。

我现在能肯定的是,《资本论》前二卷半中价值肯定没有转型,但是马克思都列举了实际价格的例证。那么究竟是转型前价值决定价格,还是转型后价值决定价格?

至于马克思自学高等数学,没听说过,阁下最好能拿证据来。至少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用过微积分,更别说导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21 18:19:24
曹国奇 发表于 2025-10-21 15:50
回武汉后拿《资本论》原著(1954年板)再跟你一个字一个字的跟你谈吧。

我现在能肯定的是,《资本论》 ...
1212.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21 18:57:15
曹国奇 发表于 2025-10-21 15:50
回武汉后拿《资本论》原著(1954年板)再跟你一个字一个字的跟你谈吧。

我现在能肯定的是,《资本论》 ...
我手边只有1938年版的资本论。

中值定理只能告诉我们这个“平均值”(某种中值)理论上肯定存在。

至于要解出这个中值,马克思活着的时候没有做到。(我活着的时候也做不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