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数据交流中心 数据求助
120 0
2025-09-27

县域数据缺失可按补充来源 → 插补估算 → 稳健性验证的顺序处理,在保留原始信息的同时降低偏差。


常见处理路径

场景 推荐方法 关键操作 注意事项
某县长期无公开数据 扩大统计范围 用市或地区均值替代 注明替代口径,避免将市级特征强加到县级
单指标多年缺失 跨源补充 查地方公报、论文附录、新闻 核对来源一致性,必要时加权平均
面板数据少量缺失 线性插值/ARIMA填补 Stata:ipolatearima 趋势显著时用ARIMA更优,防止过度平滑
缺失比例高且集中 多重插补/回归估算 用相关指标建模预测 需满足同分布假设,做敏感性分析
难以获取细项 抽样调查 问卷/访谈补充软指标 样本需具代表性,与统计数据权重一致

具体操作建议

  1. 先核对来源
    交叉比对《中国县域统计年鉴》、地方统计局子站、政府公报、学术论文等,避免单一来源偏差。

  2. 选择插补策略

    • 短期、趋势稳定:线性插值
    • 时间序列波动大:ARIMA预测
    • 截面数据:多重插补或回归插补
  3. 保留原始数据
    在分析中同时呈现原始数据 + 插补数据,便于评估影响。

  4. 做敏感性检验
    用不同插补方法或口径重复分析,确认结果稳健。


💡 建议
县域数据常因公开范围有限而缺失,优先选择数据来源的多样化和插补方法的稳健性,而非单纯追求“完整”。在论文或报告中明确标注数据来源、替代方法及局限性,能提高结论可信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