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卫生经济学
2005-12-25 17:28:00
<P>作者看到的仅仅是个“病症”,但对病症机理分析有失偏颇,自然“药方”也没有什么价值。</P>
<P>我想说一点:医疗卫生作为一种公共服务(public good),是<FONT color=#000000><FONT color=#1a1ae6>不能完全用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来理论的。医疗卫生还是一种公益品,传统微观经济学分析框架,像个人偏好与选择、消费者主权都已经不适用了</FONT>。</FONT>这问题并不新鲜,感兴趣的人可以查阅公共财政理论大家 Musgrave, R. A的分析。</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5 17:49:1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25 17:47:00
<P>老实讲,把目前的国有资产都打进去都不够。从这个角度讲,作者说“医疗改革” 狠狠阻击了中国经济--没什么错。 </P>
<P>“医疗改革” 不能依靠效率标准来衡量,无论从学理还是从经验讲,“医疗改革” 更像一个政治程序。</P>
<P>再看中国现实,“医疗改革” 尚未全面展开,但是此前在医疗服务领域引入的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世行报告称其为“不合意的激励机制”)是大家痛心疾首的。接下来即将全面展开的事业单位改革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难怪郎咸平这样的公司金融专家也来抨击医改(向作者一样),问题都出在市场化取向上。</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5 17:51:2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1 17:31:00
骂人的人Gun出这个论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1 18:26:00
<P>有一篇报道不妨一读:详见2006年南方周末2006年1月12日头版</P>
<P 0cm 0cm 0pt 52.7pt; TEXT-INDENT: -52.7pt; mso-char-indent-count: -5.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B>        药商自爆药价虚高内幕<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B><B>各方专家评点玄妙曲直</B>——近日,东南沿海某厂的一位销售经理前来本报,述说他所亲身经历的高药价利益链和内幕。他所说的是否客观?是否具有普遍性?如何才能更好地缓解看病贵的难题?本报约请卫生部前司长、大学院长、医院院长、外科医生、药师以及行政法学专业人士,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假如某种处方药的定价为每盒100元,那么给医生的回扣大约40元;花在药品推销员身上的成本——包括底薪和提成,最低10元;中间商——医药公司要赚10元;医药招标中的花费约为15元。75元就这样用掉了。而生产商——医药企业的纳税约14元,原材料、生产成本、企业管理费用、销售成本、工人工资一共才11元。-----------超剂量使用的秘诀在于选药。对医生来说,药的副作用一定要小。曾有一个省级医院的外科主任公然称,虽然一种止血药比另外一家厂的药更有效,但效果好的药反而竞争力低。“如果一下子就把病人的病治好了,回扣怎么办?”另一位医生曾对我说,<STRONG>你们最好生产像味精一样的药,什么样的病人都可以用,也没什么副作用。</STRONG>一个怪圈就这样形成了:回扣高、效果不明显的药,医院用得比较多,病人的花费也就越大。所以,哈尔滨550万天价医疗的事情出现了</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3 12:28: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Edward</I>在2005-12-25 17:28:00的发言:</B><BR>
<P>作者看到的仅仅是个“病症”,但对病症机理分析有失偏颇,自然“药方”也没有什么价值。</P>
<P>我想说一点:医疗卫生作为一种公共服务(public good),是<FONT color=#000000><FONT color=#1a1ae6>不能完全用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来理论的。医疗卫生还是一种公益品,传统微观经济学分析框架,像个人偏好与选择、消费者主权都已经不适用了</FONT>。</FONT>这问题并不新鲜,感兴趣的人可以查阅公共财政理论大家 Musgrave, R. A的分析。</P><BR></DIV>
<P>“公益品”也好,“优值品”也好,如果撇开武断的父爱主义主张,它等价于“该种物品具有溢出效应”或者“外部性”这样一个命题。
<P>这一点我想我已经说得非常清楚:必须有效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非传染病的排他性产权非常清楚,天然是私有并且不具备外部性的。
<P>如果我们承认医疗卫生还是一种goods,那么不管它是服务还是有形之物,微观经济理论是适用的,事实上,这也是我们可以用公共经济学方法来分析这一问题的主要理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3 12:41: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Edward</I>在2005-12-25 17:47:00的发言:</B><BR>
<P>老实讲,把目前的国有资产都打进去都不够。从这个角度讲,作者说“医疗改革” 狠狠阻击了中国经济--没什么错。 </P>
<P>“医疗改革” 不能依靠效率标准来衡量,无论从学理还是从经验讲,“医疗改革” 更像一个政治程序。</P>
<P>再看中国现实,“医疗改革” 尚未全面展开,但是此前在医疗服务领域引入的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世行报告称其为“不合意的激励机制”)是大家痛心疾首的。接下来即将全面展开的事业单位改革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难怪郎咸平这样的公司金融专家也来抨击医改(向作者一样),问题都出在市场化取向上。</P><BR></DIV>
<P>其实,我们只需回答一个问题:是什么抬高了医疗服务的成本,就不难得出结论。我们现在不是在为“市场化”买单,而是在为垄断体制买单。一种准入门槛很高的体制(当然不是技术门槛很高)根本不配称为“市场化”。
<P>在医疗体制改革之前,我们不是通过价格而是通过一些其他门槛来控制卫生费用,一是把绝大多数的弱势人群排除在“公费”之外,二是通过限定医生处方总量。当时一个主治医生一天能开多少青霉素都是有规定的。很多无权无势没有关系的人看一次医生也许只用两片安乃近就把你打发了。
<P>只是一种“短缺”,或者说,“抑制性通胀”。这种分配医疗物品的方法,既无效率,更不公平。</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3 12:44:00
<P>一定意义上,价格就是成本。私人办医疗机构会大大降低成本从而降低价格,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不必是新古典的完全竞争),经济学利润为零。一个典型的案例是药店,大量的"平价药店"在99年药店审批放开之后应运而生,而不是在这之前响应政府减轻人民群众负担的口号而诞生的。</P>
<P>只要不放开医疗行业的市场准入限制,垄断价格必将继续维持,‘平价医院’就只能是一句口号。而一旦放开管制,今天的中国医疗行业既不缺钱,也不缺人。有无数民间资本想冲进这个行业,每年有差不多十万左右的医学大中专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供给方面没有任何问题</P>
<P>现在缺的是政策 </P>
<P>没有货币价格并不意味着没有价格。<BR></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31 20:57:00
<P>作为一个普通人,相信看到身边很多医生护士已经胆子大起来了,步子快起来了,离小康越来越近了,我接触到的医生,甚至说自己管多少个病房的病人了,有什麽别有病,进医院是出钱受罪还受气啊.</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31 23:44:00
<P>我虽然不太懂什么经济和卫生,但文章作者所提的观点倒是说到我心里去了,很想为作者喝几声彩呢!</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2 17:27:00
<P>我认为医疗改革在未来的3-5年内不会有大的进展,中央之所以提出"医改",应是一种政治手段,转移大众的注意力,同时又表现政府对民生的关注,并且实行渐进性的改革,毕竟医疗费用的昂贵在一定程度上是针对收入而言,针对时间而言,我国的年龄结构一旦改变,医改说不定会更好解决,从台湾问题上,我看到了中央解决类似顽固问题的儒家智慧......</P>
<P>还是为楼主喝彩吧!</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4 23:22:00
<P>原文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也有可取之处。后面的讨论更是引入深思,希望卫生问题能够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11 17:17:00
我是赞同李志宁的观点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1 13:24:00
[em1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1 14:40:00
越来越乱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22 15:21:00
<P>张三李四的话大错而特错!</P>
<P>经济发展的根本的动力在于消费,大家采取自我保险的方式,不去消费,经济衰退,失业人数剧增,结果是什么大家都应该知道。</P>[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23 11:00:00
经济回归良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24 00:00:00
怎么说呢,这个话应该对保险公司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0 17:09:00
文化因素是不是一个影响医疗改革的重要因素呢。怎么分析?我现在在做这个方面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0 20:58:00
<P>现实和良知、经济和政治、现在和未来、党、国、人民就是此文的出发点。</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4 14:36:41
为什么2005年的帖子都这么火!这些数据难道不有点过时,国家政策早就有变化了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4 16:00:01
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几乎是不可改变的,但仅仅是这个问题,也很好办,规定医生看一次病只许收一毛钱,多收一分钱就杀全家,就可以解决。但问题在于,这个社会毕竟还是需要医生的,并且随着口袋里收入的增加,大家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体越来越肯为自己的身体花钱了。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形成多层次的医疗体系,有钱的自愿被宰,私立医生虽然是王八蛋,但却是有水平的王八蛋。没钱的只能享受基本医疗服务,公立医生虽然不是坏人,但水平很差。ZF直接补贴公立医院,让没水平的公立医生饿不死吃不饱即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9 13:07:06
本文观点“国家买单”,我非常同意。同时,在几年前的两会上,钟南山委员也用了国家统计数据作出了相同的建议。当时是用卫生费用总支出和GDP的增幅作对比而得出的。具体经济学方法,不敢评价。但是,一切科学和知识如果不用于百姓生计,就失去了价值。良知、权力和科学在一起,民族会有更大的希望。我是在医院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5 12:02:17
wujiebjh 发表于 2013-1-29 13:07
本文观点“国家买单”,我非常同意。同时,在几年前的两会上,钟南山委员也用了国家统计数据作出了相同的建 ...
国家只能托底,医生水平高的应该开私人诊所赚大钱,水平低的应该进公立医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 08:57:25
社科院不是神仙居所,内中良莠不齐,像你这样的“低水平的研究人员”也忝列其中,确实愧对师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12 10:34:37
数据本身或有夸大的地方  但至少给了别人思考的方向 ;方向多了  考虑的多了 或许就有可能找出解决的办法。我感觉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抛砖引玉”。毕竟,医改无论成效有什么  他确实低于百姓的期望  他“被迫”急需改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15 13:12:17
1989年开始在卫生系统工作,20多年了,不知道专家教授们对中国医疗卫生体系和制度的贡献在哪里;好端端的一个行业被一波波的“顶层设计”折腾的面目全非;李专家从经济角度算了笔账,也并没有触及到“核心”,世界难题真的很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21 20:22:26
社科院的竟写成这样的鸟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27 23:59:47
楼主很强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10 13:07:20
忒长了,也没个摘要。。。

“ 如本文开头所说,国家拿出4000-5000亿元就能把全国人民的免费医疗搞定,为什么不能做呢? ”

这个4、5千亿元是一年的免费医疗还是一辈子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22 19:30:14
现在看来,所言不虚。和住房、医疗一样,都是把基本生存需求的东西做出市场化改革,狙击了结婚率和生育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