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4.为什么聚变能是伪科学?
2025.11.13
因为初始化学元素的形成是吸热反应,初始化学元素向高端化学元素的转化不是吸热反应,也不是放热反应。
初始化学元素是氢元素,有H1、H2、H3,三种形态。H1不参与高端化学元素的核聚变,所以氢气中的丰度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八五。H2在离子形态会自发的聚变为氦4元素,H3在离子形态也会自发的与H2聚变为与重力环境相适应的化学元素。分析宇宙射线的物质形态,外太空的重力环境可能没有H3形成。分析《元素周期表》所有元素的结构,H3有递增趋势,可见不同重力环境初始化学元素不同形态的比重也各不相同。
网上搜索,氢气的燃点是摄氏570度,恒星内部的燃点即使提高,也不会上亿度仍然存在。所以,不断提高核聚变的临界温度本身就是闹剧。
还有,自然界每时每刻都有核聚变发生,剩余H2的丰度只有百分之零点零一五,H3的丰度为零。氦3源于H3的衰变,仅见于化学元素内部。编造出H2与H3聚变为氦4,两个氦3聚变为氦4,自然界就没有这种核聚变,实属居心不良!所谓氢弹,不过是使用“锂”元素取代了H3,发生了核聚变,还是核裂变,天知道!
承认质能转化守恒定律,就不应该相信聚变能,因为核聚变的本质是能量转化为化学元素,核聚变吸收多少能量,核裂变才有可能释放多少能量。如果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裂变的不彻底,还不能全部转化为能量。
任何物质形态的能量密度都是有限的,不会是光速的平方这样统一,不可能一百克就可以环绕地球五百多圈,几公斤就可以解决全人类一年的取暖,或者能量需求。“饼”描绘的越大,越不靠谱。
“聚变能”现在是举国期待,人类期待,我却在泼冷水,因为我也是科学家,不能骗人。
孰是孰非,历史会有公论,我们可能等不到了,因为人类的觉悟可能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