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422 8
2007-04-13
新生入学:要配齐“三大件”

  据了解,所谓“三大件”就是电脑、手机、MP3,这三件东西已经被列为了大学新生入学必备的三大物品。要配齐这三大件,少则万元,多则三四万元,光这一块消费,就足以让家长们喘气的。

  南昌市民陈敏女士的女儿李惠今年被湖北大学录取。陈女士告诉记者,女儿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兴奋地拉着她爸爸,要求给予奖励。为了鼓励孩子并兑现在考试前许诺的“只要考取大学,什么都买”的话,作为父母的他们没有拒绝。随后,李惠回到房间,给父亲列出了要购买的用品:笔记本电脑一台、彩屏手机一部、名牌MP3一只。

  陈敏称,拿着女儿列出的清单,她和丈夫来到电脑、手机市场购买,高昂的价格着实把他们吓了一跳。光笔记本电脑就要9000多元,彩屏手机3800余元,MP3需要1700元。由于价格过高,夫妻俩商量等女儿读书后再陆续配齐,但立即遭到女儿的责怪。“我们同学有的还买了近两万元的电脑呢!”李惠赌气地埋怨父母的小气。据女儿称,她所列出的这些装备在同学里最多算个中等档次。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现在已有近七成大学新生配备了“三大件”,约40%以上的新生在刚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就已经购买了电脑。和电脑比起来,手机在校园里的普及率要高很多,可以说是人手一机,档次在1000元至3000元左右。

  记者调查:新生装备显贫露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学新生列出的消费清单高低不一,高的达4万元,低的只有生活用品及基本生活费。

  今年刚被复旦大学金融学院录取的南昌学生夏娜,父母都是医生。夏娜一个学期的学杂费合计8000余元,包括住宿费、书本费、床铺费等。记者为她整理的一份入学清单显示,计划每月生活费:开学第一个月家长计划给800元,以后每月计划给600元;交通方式:火车卧铺,母亲陪送(票待买,约600元左右);准备物品:新购手机一部(具有MP3功能,价值1500元),新添置衣物、鞋等花费大约1000元,电脑就带家里的旧电脑。

  新生蒋敏是新建县人,父母均为农民,他被录取到中国农业大学,学费合计7000余元;学费来源是卖粮款和向亲友的借款(目前还差2000余元);计划每月生活费:300元;交通方式:独自乘火车(票待买,硬座,80元左右);准备物品:旧衣服。入学费用合计:7380元。

  蒋敏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我妈对我说了一句话,‘钱,做父母的会想办法。’她让我到了学校别太节省,该吃的要吃,说如果吃不饱,就没力气好好学习了。爸爸妈妈原本打算一个月给我400块钱生活费,可我觉得300元就够了,我吃得不多,衣服有穿就行,所以我认为这些钱应该足够了。况且,在花这每一分钱之前,我都会仔细地想一想我这钱都花在哪儿了,都干了些什么,是不是对得起父母。”

  老生经验:消费水平和时间成正比

  记者采访了10位刚升入大二的学生。他们告诉记者,刚刚考入大学时,认识的人不多、地方也不熟悉,所以开销很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认识的人多了、校园周边环境也熟悉了,自然而然钱也花得多了起来。

  今年刚上大二的林惠在谈自己大一的消费经历时说道:“大一那年,对学校周围的环境比较陌生,同学之间也互相不太熟,没事的时候只能呆在寝室里玩。后来,同学之间都熟悉了,环境也熟悉了,就经常和同学一起去逛街什么的,有一次一个月竟消费了2000多块钱,直到现在都不知道那笔钱是怎么花的。现在想起来真是很后悔。”

  同样读大二的杨惝告诉记者,大一刚进学校的时候,父母给了他一张存有一万元钱的银行卡,除了交给学校近6000元的学费以外,一学期下来卡里的钱竟然也花得所剩无几。杨惝说,新生刚入校,自制力比较差,不知道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就一个劲地花钱。所以后来,杨惝父母不得不按月寄钱给他了。

  这些刚走过大一的学生忠告刚进入大学的新生们,刚入校花钱一定要有规划,如果光说伙食费300元肯定足够了,再加上其他一些费用400元就差不多了。家长赚钱都辛苦,能节约一点尽量节约一点。另外,大约有30%的大学生在入校后都有过记账的经历,目的是为了控制自己的花销,大学新生不妨效仿。

  家长感叹:新生头笔学费成重负

  采访中,大部分家长表示,孩子考取大学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面对这么高的学费,却是件令人头痛的事。

  下岗后开出租车的蔡司机告诉记者,他儿子今年读大一,为了筹集学费,他没日没夜地加班开车,也知道这样不安全,但为了孩子的学费、生活费,他没有别的选择。蔡司机认为,从普通家庭的收入情况看,学生家长要一次性地拿出近2万元来给孩子到学校报到,很有难度,这一高昂的学费已经成为众多家长肩上的重担。大学生到外地上大学,要求家长准备必要的生活用品和钱当然是无可厚非,但许多大学新生在一进校门就准备了手机、手提电脑等“高档”设备,在他看来过于奢侈。而且,许多家长往往会让刚入校的大学新生带上很多钱,蔡司机认为其实完全没必要,因为一方面孩子花钱自控力有限,很可能短时间内就把钱花光了;另一方面,很容易引起被盗被骗等安全隐患。

  学生家长王民认为,大学生盲目追逐“三大件”不但会加重家中经济负担,而且还会助长学生的浮躁心理和攀比心理。

  观点

  高校教师:新生要理性消费

  江西师范大学杨老师认为,大一新生刚进校园,要提高自制力和学会理性消费。杨老师表示,大学生应当明白,生活费是父母给的,大手大脚势必增加父母负担,消费无度不利于自己的成长与发展。大一新生要学会计划消费,消费时严格按计划执行,切不可攀比消费和举债消费。为了防止意外,应拿出消费总额的15%至30%作为机动数,以备不时之需。遇到一些人情消费,应该做到该花的钱尽量少花,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

  毕业生:新生可勤工俭学

  去年从南昌大学毕业的黄波认为,大一新生要学会勤工俭学,因为这样不但能赚取生活费,而且还能锻炼自己。他认为,学生家长给生活费完全没必要给得太多,像北京那样的城市500元/月就足够了,南昌400元就足够了。学生在校打工也很方便,他说:“在学校里,一般都有为贫困生专设的勤工俭学工作,如把学生安排到图书馆、超市、校内公寓等地方工作,风险也比较小。”他还向记者介绍了一些他在大学里的打工经历:“我曾经在学校里开过一个小面馆,很能锻炼自己,另外,我还在大学的图书馆里打过工,在那里可以看到很多有用的书,受益匪浅。”

  社会学家:大学生活不在于“三大件”

  省社会科学院曾研究员认为,大一新生入学时,家长不必一定要购买“三大件”,在他们以后需要时再配所需物品也不迟。曾研究员表示,即使给大学新生配备电脑、手机、MP3“三大件”,也应根据家庭实际情况来决定。

  曾研究员说,并不是只拥有“三大件”的学生才能将学习搞好,只要学生努力用功,不论条件多么艰苦,成绩照样能名列前茅。目前,高校寝室基本安装了固定电话,校园内也随处可见卡式电话;学校都设置了机房,学生上网十分方便,因此手机、电脑并非必需品。有些男生以学习为名买来电脑,其实打游戏、看影碟用得更多。另外,买来电脑整天泡在网上,没心思上课不说,视力却下降不少。所以,如果家长仍坚持认为“挣钱就是为了给娃花”的话,可能会耽误孩子的学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4-28 15:47:00
是啊,高成本的投入不知道四年后能换来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9 07:19:00
和我们那个时代不同了,感慨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11 17:29:00
确实另人感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3 17:57:00
这个是不是发错地方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8 12:41:00
愧对父母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