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学在我国并不成熟,经验的描述多于理论的分析,因此,本讨论区应该注重引进、吸收国外的先进文献资料,特别应该注意分析工具的扩充,即:应多注意分析工具先进、经验验证说理充分的文献。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愿意与大家交流。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国内的环境经济学是很不成熟的(其他人文社科学科也好不哪去),不成熟的表现就是:分析工具落后;资料积累不足;更重要的是,没有争论!!!!贝克尔说过,思想市场与产品市场类似,完全竞争有利于消费者。换句话说,争论、讨论恰恰是理论深入、学科成熟的表现!!!没有争论的学科一定死气沉沉,那里存在的一致只是表面的一致、不堪一击的一致、没有价值的一致。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就是选择,每个人在不同的条件下都要有选择才会有效率。理论研究缺乏供给的多样性的结果就是教条与毁灭。
个人看法,欢迎讨论
个人觉得现在国内在处理环境问题时许多时候都还是用计划经济时代的方法,都还没有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因此,如何把市场经济引入这一领域是当务之急……
环境经济学现在也是显学了
南开有个人口资源环境研究所,或许里面有些老师研究这个/
刚刚在太傻上了解到环境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应用经济学的分支很多,还有劳动经济学,运输经济学等.
这个地方主要是偏重于人口的。
南开的环境经济学专业创建于2002年,是个交叉学科,但是很奇怪,交叉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下了,称为“环境经济与管理”专业,只设硕士、博士点。有几个导师可以选,但真正研究环境经济方向的只有一位导师:李慧明。大家google一下就知道了。这位导师学术好人品更好。
我觉得经济学中最核心的就三门课:高微、高宏和高计。其他的都是从这三门里面衍生出来的,所以应加强对这三门课的学习,做到烂熟于胸。
恩,坚决同意,其实象美国一些牛校都是这种经济学的教育模式,很重基础,不象国内目前的体制,研究生课程的学习简直就是个幌子,就是修个学分完事,实际上什么都木有学到的说.可喜的是国内一些学校和经济中心也在逐步引进这种模式,先通过对三高的严格考核,再进入研究和PAPER阶段!!
环境本身就存在很多因素,导致其很难进行定量分析,因此,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是最主要的分析方法。本身我国环境经济学发展就较晚,很多方面需要完善,但不能就此否定,认为中国的环境经济学很不成熟,只是我们起步慢而已,运用一些一般人都看不懂的公式、模型搞出来的东西就是好的,这样搞学术的人才是瞎搞。能够用很简单的方法说明白的问题为什么要搞这么复杂,这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在学科划分上,环境科学早就已经出现在多个跨学科的分支学科中,如环境物理、环境化学等。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对学科研究领域要求的不断提高,环境经济学逐渐走入我们的视野,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还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划分和派别,如生态经济学、循环经济学等等。
环境经济学是一个跨越可持续发展三支柱的学科。因此,环境经济学既可以被看作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用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也可以被看作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涉及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各个领域。
个人认为:国内经济学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多集中于各自相对独立的领域,缺乏相互交流和学科交叉。我个人的提议:打破壁垒,开放研究环境经济学领域,进行广泛的跨学科交流。
1、环境经济学是很重要的;
2、但现在国内并不重视,二十年后会是显学。
3、研究的关键是方法的当、资料的处理合适;不在于技术的复杂;
4、技术主要是为理论服务的,但不排除因为技术的需要而产生经济学理论的情况。
总之,学习经典的文献,关注其处理问题的方法、角度、侧重点,才是根本的进步之道。
jhtcm 发表于 2007-6-23 13:05 我觉得经济学中最核心的就三门课:高微、高宏和高计。其他的都是从这三门里面衍生出来的,所以应加强对这三门课的学习,做到烂熟于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