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环境经济学
2926 1
2007-04-14
[Money=1]

物质稀缺性与W2——WN模型<?xml:namespace prefix = o />

个体为满足其排序靠前的欲望而必须占有、分配某些资源,根据自己拥有资源的情况在欲望的满足与搁置之间做出选择,这类资源就是传统主流经济学所研究的稀缺资源,我们称之为经济性稀缺资源。另一些资源对个体来说是无限丰富的,个体可以随意使用这些资源满足自身的某些需要(needs),这些需要的满足很可能对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是必要的,但是用来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源是如此丰富,以致于个体满足这类需要的欲望在其众多的欲望中并不显著(即这类欲望在欲望排序中十分靠后);然而,当个体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共同占有的资源对数量庞大的个体形成的群体变得相对稀缺,我们称之为物质性稀缺资源。

假定一个群体有n个成员,每个成员的欲望(wants)不尽相同,但是作为同一群体的成员他们必定有一些欲望是共同拥有的,例如获取维持生存需要的收入、享用新鲜空气等共有物品;每个成员的欲望排序不尽相同,但是其中一些欲望的相对排序是一定的。

从每个个体都具有的欲望集中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为W1和W2[1]:满足欲望W1需要的资源对于个体来说非常稀缺(经济稀缺性资源),而满足欲望W2所需要的资源对于个体来说是无限的(物质稀缺性资源),显然,对于每个个体来说W1排位都会远在W2之前,W1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显著的而W2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无足轻重的。这些个体在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时都会有意考虑W1而忽略W2,但是一些像W2这样的欲望得到满足对个体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当它们无法得到满足时个体会为它而部分放弃W1乃至排序更靠前的欲望,把经济稀缺性资源投入对W2的满足中去。

当群体的成员数量趋于无穷时,对于个体来说无限丰富的资源对于群体来说可能是有限的,这时在个体欲望集中几乎无法显现的欲望W2就会在群体中大量聚集,形成一个群体欲望(设为WN),这个欲望得不到满足,每个人实际存在的W2就会受到威胁,带动经济稀缺性资源更加稀缺,对个体来说显著的欲望如W1满足程度下降。组成WN的W2对于个体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大家都限于关注W1这样的欲望,而对满足WN所需资源的消耗漠不关心,WN于是成为群体的专有欲望,满足WN成了群体收益。

如果部分成员能够利用制约群体所有成员的制度体系,通过损害WN来获取W1更大程度的满足,那么这种制度是不公平的,因为这就意味着他们所需要担负的成本实际上由其他成员担负,他们所增加的收益来自对其他成员收益的剥夺。如果全部成员都有损公肥私的能力,原本没有损公肥私动机的人会不得不参与这种没有最后赢家的争斗,造成满足WN所需要的资源就会过度耗费,结果WN的满足程度会越来越低,W2的满足受到威胁,带动经济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增强,降低所有成员的所有欲望的满足程度,这更不公平。

如果群体没有激励和制约个体的合适机制,个体没有满足WN的动力,却有损害WN以满足W1等欲望的倾向,每个个体都会设法通过损害群体满足WN的能力来更大程度地满足W1这样的个体显著性欲望。

设群体中的某个个体为A,其他个体分成两类:采取措施满足WN的B和不采取措施满足WN的C。如果B类成员远远超过C类成员,他们的努力足以满足WN,因为WN的满足对所有群体成员都有好处,A就可以不劳而获地享受到B类成员满足WN所带来的好处;否则,WN得不到满足,A加入B类人群要付出努力却得不到回报,在A看来明智的选择是干脆放弃满足WN的努力,专心增加经济稀缺性资源的占有,从而提高对W1等显著性欲望的满足程度。上述推理意味着A会成为C类成员。每个个体都可以成为观望者A,从而个体没有维护WN得到满足的动力。至于个体通常倾向于损害群体满足WN的能力,是因为通过对物质稀缺性资源的掠夺可以获得经济稀缺性资源;同时,个体不必顾虑消耗物质稀缺性资源所能产出经济稀缺性资源的比率,这种对个体无成本的产出对群体来说代价是高昂的。

部分物质性稀缺有可能被纳入个体的成本——收益分析,但是一般来说使物质稀缺性资源具备经济稀缺性是困难的[2],它们的过度耗费通过使经济稀缺性资源更加稀缺对人类社会发挥其制约作用。如果足够数量的群体成员意识到,群体满足WN的能力不断降低终究会妨碍自己的欲望集得到满足,那么对应的个体和群体决策机制就会逐渐改变这种情况。个体决策的作用会使物质稀缺性资源具备经济稀缺性,一些维护群体利益的决策可以采取类似的对策,但更适用的应该是通过群体决策对个体的激励和制约作用把物质稀缺性和经济稀缺性联系起来。

物质稀缺性出现所要求的个体数量越大,具备这种物质稀缺性的资源越容易加速损耗,该种物质稀缺性转化为经济稀缺性或把它与经济稀缺性充分联系在一起就越困难,满足WN所需要的群体决策也越复杂。当代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是一种典型的W2——WN问题。



[1] 也许这里的W2称为需要(need)更合适些。

[2] 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一些人也许会把洁净的新鲜空气密封在容器中出售,但是该地区的居民不会优先选择购买这种空气商品,他们更倾向于移居到空气新鲜的地方。移民的大量涌入会使这些原本空气新鲜的地方空气质量降低,空气的流动性也会使这些地方的空气质量受到其他地方空气污染的影响。如果没有建立一种有效的维护群体利益的机制,这种趋势会继续下去,一步步恶化更大范围内的空气质量。

[/Money]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4-14 17:37:00

很好的东西。这是你自己研究出的,还是别人也研究了。

https://bbs.pinggu.org/X_AdvCom_Get.asp?UserID=2655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