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竞争力指标
国际竞争力测定的指标和方法较多,运用出口数据从定量角度分析竞争力的指标主要有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1]、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2]。
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一国出口总量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例,反映一国出口的整体竞争力。其计算公式为:
Aij=Xij/Xwj
其中,Aij表示i国j产业或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Xij表示i国j产业或产品的出口总额,Xwj表示世界市场j产品的出口总额。
在使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时需要借助出口优势增长指数。出口优势增长指数是指某一产业的出口增长率与本国总的贸易增长率(张晓文,于武,胡运权.企业竞争力的定量评价方法.管理评论.2003年,第1期)。
贸易竞争力指数(TC),主要从产品的进出口的数量来分析某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具有简单、直观、明了等特点,能够快速反应产品在某一时点或连续某一阶段产品竞争力的变化。
其基本公式为:
TC指数=(出口-进口)/(出口+进口)。
通常,TC≥0.8,则该产品具有很强竞争力;若0.5≤TC<0.8,则该产品具有较强竞争力;若0≤TC<0.5,则具有强竞争力;若TC=0,则该产品具有一般竞争力;若-0.5≤TC<0,则该产品具有低竞争力;-0.8<TC<0.5则具有较低竞争力;TC≤-0.8,则具有很低的竞争力。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指数),又称作相对出口绩效(Relative Export Performance, REP)指数, 指一国某产品的出口在全世界该产品出口中的份额与该国所有产品的出口在世界总出口中的份额的比率一般认为,若RCA≥2.5,则具有强的竞争力;若1.25≤RCA<2.5则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若0.8≤RCA<1.25,则具有一般的竞争力;若RCA<0.8,则具有弱的竞争力。
2.竞争潜力指标
竞争潜力指竞争主体的比较优势和其他可控发展条件,代表报告期时间点产业内部影响未来竞争力的因素:包括技术投入、比较优势两个准则层指标,共5个指标。
技术投入:包括2个指标:研发人员强度和研发经费程度。
比较优势:反映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因素,包括产品价格水平、成本高低、质量水平、产业规模等方面,选择3个指标:
劳动力成本指数:作为参考指标。该指标一般越低越好。
出口价格指数:常用反映产品附加值水平的指标来间接反映产品的质量与性能。
资产负债率:反映企业利用债仅人提供的资金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低越好(陈海秋.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述评.工业企业管理,2004年,第一期)。
⑤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ive power index 。TC指数:Trade competition index 。
⑥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是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ela Balassa)于1965年提出的一个具有较高经济学分析价值的国际竞争力测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