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1475 0
2007-04-17

企业战略管理是解决企业生存基础与发展方向问题的理论。战略管理也和其他理论一样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与内容构架。按照一般的规律考察战略管理,他的理论架构与体系也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是对现实情况的一种总结、归纳、浓缩与提升,也就是常说的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里也就引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来,这就是这种理论主要是来自于什么样的“现实”和什么样的“生活”,以及这种理论主要的应用场合和应用效果与其来源的关系问题。之所以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主要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同时存在着许多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现实”与“生活”。很显然,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现实”与“生活”不论其外在表现还是内在本质都存在差别。这也决定了来自于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现实”与“生活”的理论存在一定的差异,以及这种存在差异的理论在应用场合和应用效果上存在不同。由此,当企业把源自于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现实”与“生活”的理论运用到企业的实际运作中时,必然会遇到一个理论与现实匹配与否,应用效果明显与否的问题。企业必须要背负应用该理论可能带来的因为不适合企业实际而导致的效率降低、效益下降、机会丧失等诸多风险。按照这样的思路考察目前国内企业应用战略管理理论的现状和背后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应用过程中存在的许多不适应以及由此带来的困惑。主要的困惑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 战略管理理论应用的宏观环境不确定因素过多,进行环境分析时分析结果的信度与效度都比较低,参考价值大打折扣。 第二,由于我们的市场发育还不够成熟,参与市场竞争和市场交易过程的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比较低下,企业以及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够规范,这也导致了整个市场行为的失范与混乱,即便是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也无法真正发挥作用。企业无法按照战略管理理论中提供的分析方法来具体分析竞争对手,预测他的下一步行为;无法预测和把控供应商的行为;更无法分析预测和掌握客户的行为。这几个方面的不确定严重影响和干扰了企业战略执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第三,不仅企业外部的情况变化难以把控,就是企业内部的诸多战略要素实际上也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比如,企业究竟具有何种核心能力,企业发展所依赖的内部有形与无形的资源都处于不确定的状态。构成企业核心能力或者叫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主要是无形资产,而我们国内企业相对最缺乏的正是无形资产。目前情况看似很好的企业也大多是基于对并不稳定的特殊人才的依赖。而并非可以固化下来的流程之类的无形资产。所以,常常会出现人一走,与该人有关的技术、工艺、配方、秘诀以及客户、渠道、网络、市场机会等等都跟着走了。由此看来,企业所依赖的战略要素根本不是企业专有的。这样一来,战略管理理论中的SWOT分析等理论框架与管理方法,根本无法真正发挥作用。优势不确定,机会不确定,威胁和弱势倒是比较真实,组合战略的牌就很难打出来了。第四,由于整体环境的不确定和市场行为的不规范,加之上述分析中所罗列诸多项目的不确定,从而导致企业无法真正有长远打算,所制定的战略也必然是严重偏离企业内外部环境和发展实际,即使制定了战略也难以真正付诸实施。得不到贯彻执行的战略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结果企业战略更多的成为了一种漂亮的摆设。上述困惑可能还将存在较长的时期,直到总体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和我们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才会相应改善或基本消除。那时,战略管理理论的真正作用才能实际显现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