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3287 14
2012-10-09
热烈欢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锁凌燕老师10月15日15点接受人大经济论坛的在线访谈活动。大家现在可以在下面回复提问。
欢迎大家热烈提问。

PS:的问题提问者会获得50论坛币的奖励
VIP,不止是论坛币!!!
在线访谈进行时:https://bbs.pinggu.org/thread-2112829-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0-9 09:06:14
锁凌燕老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老师。

教育背景
2001年9月至2007年1月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博士研究生,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7年9月至2001年7月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系攻读经济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8年2月至今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任教
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 美国波士顿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后研究员

研究方向
中国保险业发展战略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卫生经济学与医疗融资体系改革

所授课程
卫生经济学
保险经济学导论
个人理财
社会保险

社会职务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中国医师协会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工作论文编委
亚太风险与保险学会第13届年会匿名审稿人
The Geneva Papers on Risk and Insurance–Issues and Practice匿名审稿人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09:09:06
主要作品

专/译著:
《入世十年与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理论、评价与政策选择》(参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
《经济学的演化基础》(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转型期中国城镇医疗保险体系中的ZF与市场——基于城镇经验的分析框架》(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保险制度与市场经济——历史、理论与实证考察》(参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社会保险改革与商业保险发展》(参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7月。

论文:
《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的评价与展望》,《中国金融》,2012年第13期,第二作者,合作者孙祁祥、郑伟。
《综合风险管理:“十二五”的新命题》,《保险研究》,2011年第6期,第二作者,合作者孙祁祥、郑伟。
《美国保险风险资本监管系统的改革与发展》,《中国金融》,2010年第23期。
《市场经济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第三作者),《金融研究》,2010年第2期。
《改革开放30年:保险业的嬗变及发展路径的审视》,《财贸经济》,2009年第2期,第二作者,合作者孙祁祥、郑伟、肖志光。
《中国保险业声誉风险管理研究》,《保险研究》,2008年第9期。
“Pension Changes in China and Opportunities for Insurance”, The Geneva Papers on Risk and Insurance – Issues and Practice, October 2007,第二作者,合作者孙祁祥
“China’s Insurance Industry: Developments and Prospects”, Chapter 12 in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Insurance: Between Global Dynamics and Local Contingencies, edited by J. David Cummins and Bertrand Venard, Springer, 2007,第二作者,合作者孙祁祥、郑伟
《英美医疗保险体系比较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保险研究》,2007年第7期,作者,合作者孙祁祥
An Empirical Study of China’s Life Insurance Demand”, 2005年8月首届世界风险与保险经济学大会入选论文,第二作者,合作者孙祁祥、刘涛
《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的成就、经验及面临的新问题》,《保险研究》,2004年第12期,第二作者,合作者孙祁祥
《中国巨灾风险管理:再保险的角色》,《财贸经济》,2004年第9期,第五作者,合作者孙祁祥、郑伟、孙立明、李海涛
《论我国洪水保险的模式选择与机制设计》,《保险研究》,2004年第3期,第二作者,合作者孙祁祥

专业报刊文章:
《医保体系可持续的关键在于“顶层设计”》,《中国保险报》,2012年8月14日。
《要延迟退休年龄吗?》,《中国保险报》,2012年6月26日。
《“人和”是健康保险发展的首要前提》,《中国保险报》,2012年2月7日。
《退休后的“憨豆先生”》,《理财师》,2012年1月。
《成熟过渡期应格外关注信任重建》,《中国保险报》,2011年10月12日。
《中国版401(K)胎动》,《理财师》,2011年10月。
《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之一——“纲要”凸显三大亮点》,《中国保险报》,记者谢柳,2011年9月8日(专访)。
《“速度时代”的保险业经营要点》,《中国保险报》,2011年8月3日。
《重构监管理论基础》,《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7月5日。
《十年之问:外资还好吗?》,《金融时报》,2011年6月22日。
《有效益的增长 须适应风险结构的改变》,《中国保险报》,2011年6月15日。
《乐活在“杏花深处》,《理财师》,2011年5月。
《“80后”的退休困境》,《理财师》,2011年2-3月。
《金融扶贫不要忽视小额保险》,《中国经济》,2011年2/3月。
《为了体面的退休》,《理财师》,2011年1月。
《从67到70》,《理财师》,2010年11月。
《金融消费者保护重在形成合力》,《中国保险报》,2010年8月18日。
《求解健康保险难题》,《中国保险报》,2010年7月22日
《如何破解保险营销体制之惑?》,《中国保险报》,2010年4月21日
《尊严、民生与保险业》,《中国保险报》,2010年3月17日
《加快保险业发展须注重外部“软环境”建设》,《中国保险报》,2009年4月29日
《莫让保险业在医改讨论中缺席》,《中国保险报》,2009年2月18日。
《化“危”为“机”:再论中国保险业发展》,《中国保险报》,2008年11月19日
《从侧翼突破“医”“保”合作困局》,《中国保险报》,2008年5月7日
《新农合制度的基本面》,《中国保险报》,2008年3月12日
《发展现实考验监管艺术》,《中国保险报》,2006年6月7日
《“闻鸡起舞”未若“筑巢引凤”》,《中国保险报》,2005年11月23日
《老调新弹:行业诚信与监管者的角色》,《中国保险报》,2005年9月21日
《“看不见的手”还是“看得见的手”?——重新审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草案)〉》,《中国保险报》,2005年3月30日
《“500元免赔”咋成了“霸王条款”》,《中国证券报》,2004年11月9日
《实行差异化管理是大势所趋》,《中国证券报》,2004年9月10日
《寿险“变脸”期待行为模式变革》,《中国证券报》,2004年7月16日
《保险缺位——公众安全所“不能承受之轻”》,《中国证券报》,2004年3月12日

参与研究情况:
2010年5月至今,中国保监会部级课题“国际金融保险监管改革及对中国的启示”负责人。
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中国保监会“十二五”规划课题“十一五”保险业发展基本情况与“十二五面临形势研究”负责人。
2010年6月至今,参与英杰华集团委托“对外开放与保险业”课题研究,课题组执笔人之一。
2009年1月至2009年4月,德国安顾集团委托“小额保险:农村地区居民所面临的风险类别以及风险管理现状”研究项目负责人。
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参与英杰华集团委托“保险制度与市场经济”课题研究,课题组执笔人之一。
2007年1月至2007年9月,参与美国蓝十字蓝盾牌健康保险公司(BCBSMA)与波士顿医疗科技公司(BSC)联合委托课题《马萨诸塞州医疗技术评估体系重构》,课题组执笔人之一。
2007年2月至2008年1月,参与美国Shriners儿童医院委托的“烧伤儿童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研究”课题。
2006年6月,参与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组织的《保险知识学习读本》的编写工作。
2003年11月至2005年1月,参与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与国家经济安全》,课题组执笔人之一。
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参与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十一五”规划课题《世界经济新格局下中国外贸风险及管理对策研究》,课题组执笔人之一。
2004年10月至2005年1月,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十一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课题《全球视角下的中国保险业》,课题组执笔人之一。
2004年7月至2004年9月,参与中国三星总部委托课题《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课题组执笔人之一。
2003年6月至2003年9月,参与英国劳合社委托课题《中国巨灾风险管理:再保险的角色》,课题组执笔人之一。
2002年11月至2003年7月,参与《人寿与健康保险》一书的翻译工作。
2002年9月至2003年4月,参与美国保险学会(IIA)INS课程基本教材的初译工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1 09:54:20
在中国目前形式下,20年后退休,应该从现在开始做什么样的理财计划?哪些方面需要有一些注意的地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1 11:04: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1 11:27:37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2-10-9 09:09
主要作品

专/译著:
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战略提出的目标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