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博
25637 111
2007-04-21
好久好久没有写些什么了,因为考研,也因为有太多的话想说却不知从何说起。
2006年考研到2007年考研,不知不觉积累了很多经验,也经历了一场心灵的历练。前几天,得知自己考上了人大国民经济学的公费研究生,我真的是松了一口气。
我今年考了政治67,英语60,数学133,专业课(经济学综合)126,总分386,在此谨以我的经验和心路历程送给那些在迷惘中挣扎的学子们,送给那些有志于不断攀登的奋斗者,希望因为我能帮到需要帮助的人。
一.为什么选择考研
我——地道的北京人,家庭条件不算好但也不差,本科读的是一所还算可以的大学(北京交大),学的是还算可以的一个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按说照着这样的条件找一个还算可以的工作,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开心每一天也就够了。更何况我是个女生,也不愁将来面临养家糊口的问题。所以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要考研呢?为什么要选择这样艰难的一条道路呢?考上又有什么用呢?其实在考研的两年里,我也无数次的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在接受着第一次意料之中的失败的时候,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在无数个辗转反侧的夜晚,我问着自己。
可能是因为家庭的教育吧,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刻意的培养起我对学习的兴趣,从那时起我就下意识的认为我应该上大学读硕士读博士。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意识到读书并不是唯一可做的事,也不是任何人想读就可以读的,但是暗藏在自己心里的读书梦已经生了根发了芽渗透到了我的血液里。大四一年,看着别人都在找工作,我也心动的很,还参加了几个公司的面试,但最后决定考研还是工作的时候,我还是选择了考研。考研考不上也许我会后悔,但是不考研我一定会后悔,原来在我的心里早就为自己做了决定。
那就义无反顾的考吧!
二.为什么跨校跨专业考研
其实考研也有很多种选择,有的会很容易,有的却难如登天。当然了,越难的选择就意味着越多的收获,一定程度上这是成正比的。而我呢,偏偏选择了难度大的那种考法。父母都很担心我,尤其是我第一年没有成功第二年又再考的时候。妈妈跟我商量:“要不就还是考本专业吧,没兴趣也可以培养兴趣啊。”爸爸也说:“要是不想考本校就换理工大学吧,也挺好的。”可是越是这样说我就越不服气越不甘心,很容易怎么样?考上了又怎么样?终不是自己所选自己所爱,大学四年我已经深深遗憾了。不!偏要考人大!就要考人大!就是要学人大的经济学!
经过了第一年的考研,虽然没考上虽然身心疲惫,但我很清楚地认识到,人大并不是不可攀登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我输在准备上输在心理上。磨刀不误砍柴功,于是第二年我玩了大半年,调整了心情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直到9月中才开始正式的复习。艰苦而有效率的复习就这样正式开始了!
三.怎么考研
不用说,作为工科学生,我的强项是数学,我的弱项当然是一窍不通的专业课。所以,我下了很大的功夫在专业课上面,但是既然是考人大这样好的学校,其他三科也是绝对不敢放松的。
考研是一场持久的战争,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战争,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战胜自己,越是令自己头疼的科目就越要去啃去下功夫。
考研是一场与时间的战争,统筹方法起了很大的作用,怎么样利用最短的时间去记住最多的东西,这甚至还涉及到了心理学。
其实,作为考研人,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总结自己,调整自己,衡量自己与目标的差距,把时间花在最见成效的地方。每天晚上,我都会躺在床上,默默的想,想今天总共复习了多少,花了多少时间,还能不能再提高些效率。我觉得,如果是特别认真的复习了一天,自己是会感觉到的,是会觉得很安心的,因为知道自己离目标又近了一步。而如果花了很多时间,效率却不高,自己也是有感觉的。所以说,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学得怎么样自己是最清楚的。
从九月中到考前,除了有时周末参加考研班之外,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在家里复习。我并没有像很多人经验中谈到的那样,早上6点起床晚上121点才睡觉。我通常都会睡到8点左右,然后再开始一天的复习。一般而言,8点到12点,13点到18点,19点到21点,是我看书的时间,然后就会玩一会,23点左右就睡了。不过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时我会觉得很累,或者没心情看书,这时我也会睡一会或者玩一会。偶尔我也会出去逛街,和朋友出去吃吃饭唱唱歌。总而言之,我认为,在书桌前坐的时间越长并不代表学习的东西就多,最重要的是要讲求效率。学的时候学得专心,玩的时候玩得开心,劳逸结合,这样的学习效果才会好,而且也不会觉得累得难以忍受。
1.政治
1)辅导书:
第一年:《任汝芬教授考研政治2006年序列之一:要点精编》
《任汝芬教授考研政治2006年序列之二:模拟试题》
《任汝芬教授考研政治2006年序列之三:最后冲刺》
《任汝芬教授考研政治2006年考研最后四套题》
2006年考研政治理论历年真题解析与应试对策》任汝芬主编
此外还包括一些上辅导班时发的讲义等等。
第二年:《政治理论标准辅导全书》陈先奎等主编
《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00题》陈先奎等主编
《政治理论全程预测100题》陈先奎主编
《政治理论考前精讲30题》陈先奎主编
《政治理论历年真题点评》陈先奎等主编
此外还包括一些上辅导班时发的讲义等等。
总体感觉两套辅导书风格不同,但各有所长,任汝芬套比较简洁,重点突出;陈先奎套比较全面。但辅导书的选择取决于辅导班的选择,且无论哪一套书都可以胜任考研任务,分数高低其实取决于自己努力的程度。
2)辅导班:
第一年:海天考研学校政治全程辅导班(与英语全程班一起报的),也就是以任汝芬为主的考研师资。时间地点的安排很系统,不会因为常常变化而给人带来麻烦,而且环境很好,冬暖夏凉,有桌子,不会觉得太累。讲课的老师们也很认真,讲得也很好,给人一种很踏实地做学问的感觉。
第二年:海文考研学校政治全程辅导班,也就是以陈先奎为主的考研师资。时间地点常常变化,环境不好,在海淀体育馆里很挤很累。老师们讲得还可以,但是陈先奎说大话是出了名的,不像任汝芬班老师那样比较谦虚。
总体感觉还是各有所长。我认为政治辅导班还是比较有用的,无论参加哪一个都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复习
政治的复习主要就是理解基础上背。要是能把知识点都背下来是最好的,我就没有做到都背下来,但是冲刺阶段多花些时间在政治上是很有效果的,政治不会成为决定考研命运的科目。政治我大概看了三四遍,冲刺阶段的辅导书看得比较熟。9月中-10月中、10月中-11月中、11月中-12月中共看了三遍,12月中-1月中最后冲刺。
2.英语
1)辅导书:
第一年:《2006年高联考研:英语100篇精读汇粹》吴永麟编
2006曹其军考研英语:英语阅读理解step by step》曹其军编
2006年精编英语阅读理解220篇》石春祯编
2006年考研英语写作突破100题》宫东风团队
2006年考研英语真题考点与常见错误透析》宫东风团队
2006曹其军考研英语:新增题型突破》曹其军编
2006曹其军考研英语:写作step by step》曹其军编
《考研英语最后冲刺8套题》教育部张剑等编
此外还包括一些上辅导班时发的讲义等等。
第二年:《2007年高联考研:英语词汇一本全》张锦芯等编
2007年高联考研:英语100篇精读汇粹》吴永麟编
2007年考研英语新教程》张锦芯编
2007年考研英语阅读理解200篇》郭庆民编
2007历年考研英语真题名家详解》张锦芯编
2007年考研英语模拟考场》张锦芯编
《考试中心6套题精选》教育部张剑等编
2)辅导班:
第一年:海天考研学校英语全程辅导班,就是宫东风团队主讲的。宫东风讲得很好,特别实用,值得一听。
第二年没参加辅导班,因为第一年听过了。英语不是像政治那样时效性强的科目,所以复习方法知道的话也就没必要再去听,毕竟考研时间有限。对于英语还没入门的人来说去听辅导班就是不错的选择了。
3)复习:
并不是我上面列出的辅导书我统统都看完了,有些看了一半,有些则看了好几遍,这主要是看复习的需要而定。英语的复习贵在持之以恒,每天都要看3-4篇阅读,每周都要写1篇作文。有时阅读做的全不对真得很泄气,但是绝不能放弃英语,因为英语会很拉分的,今年的英语判得很严,很多人都是因为英语没上线而与研究生无缘了。
3.数学四
1)辅导书:
第一年:《2006年数学复习指南(经济类)》陈文灯等编
《高等数学试题分析及解答》陈文灯团队
《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试题分析及解答》陈文灯团队
《考研数学综合能力训练精选600题》陈文灯团队
2006年数学全真模拟经典400题》李永乐等编
此外还包括一些上辅导班时发的讲义等等。
第二年:《2007年数学复习全书(经济类)》李永乐等编
《数学基础过关660题》李永乐编
《数学历年试题解析》李永乐等编
2007年数学全真模拟经典400题》李永乐等编
《文灯学校模拟4套卷》陈文灯编
《“考试虫”数学8套模拟试卷》王式安等编
2)辅导班
第一年:文登学校数学串讲班,就是陈文灯团队讲的。上课之前一点都不懂,上课时就是狂记笔记,什么都没记住……要是会一些再去听课的话还不错。后来又看过李永乐的线性代数的讲课录像,真的真的讲得太好了,听过之后感觉思路很清楚了。
第二年没参加辅导班,只听了一遍李永乐的线性代数,因为数学我自己感觉还是比较有把握的。
3)复习:
数学的复习必须要细致,必须要自己动手做。很多题只看的话觉得很明白,但是自己做却做不出来。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和陈文灯的复习指南我都看了好几遍,所有的题都自己动手做过,并且把做题的注意事项和心得都写在旁边,再做的时候就会注意到以前自己的不足。最后一个月我把有权威的三种模拟卷都做了,这对冲刺阶段的提高是很有好处的。
4.专业课
1)辅导书: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学习与教学手册》高鸿业
《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微观部分)》尹伯成
《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部分)》尹伯成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金圣才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金圣才
《政治经济学》第二版 逢锦聚等编
《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刘瑞
此外还有人大的历年真题和辅导班笔记等。
其中,尹伯成的书与人大的题型差距较大,我只看过一遍。而金圣才的书题很全,不过我直到考前才买,也只粗粗的看过一遍。只有高鸿业的书,因为是人大的参考书目,我围了很好的理解,看了足足六、七遍,其中的所有知识点都可以复述。今年的人大经济学综合不是很难,大部分都是这些书上的,如果看得多理解的神就会答得全。如果偏重于多看几本不同的参考书,则只会蜻蜓点水,往往答题不全面,也没有固定的思路。
政治经济学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我根据辅导班和参考书的内容,整理了近100道简答论述题,在十月的时候把这些题全都一字不差的背下来了,此后又反复了很多遍,临考前又根据政治的时事题总结了几道,这些题合在一起,帮我顺利的过了关。
2)辅导班:
海文考研学校的人大经济学综合串讲班和冲刺班。这个班还是不错的,尤其是政治经济学讲得很好,只要按照所讲的方法和题背,政治经济学很容易,西经则还是要自己多看多背。
3)复习:
由于我是跨专业的考生,其实专业的功底和背景是很弱的,但是考试很大程度上是考察所考的科目,没有涉及很深的背景知识,所以我复习时就牢牢抓住了几本参考书,反复的背,自己动手画图,反复的默写,直到已经能够熟练的把书从头背到尾的程度——当然,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并且是主要意思的复述,而不是死搬硬套。此外,真题也很重要,通过真题主要是了解题型,明确重点和思路。在看各方面的资料时,也要注意把书上没有的知识点补充进来,做到全儿不漏,这样的话,虽然只看了规定的基本参考书,也不会出现没有复习到的情况。
四.回顾与展望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往往是荆棘密布,每当我复习得很累,总是会想想以后,想象着自己被录取时的高兴心情。现在一切都非常圆满的落下了帷幕,我的心也是前所未有的平静。考上研究生,又意味着新一轮努力的开始,就像考研作文中说的那样:终点又是起点。希望每一个有志于拼搏的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4-21 13:49:00
很有收获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21 13:50:00
看了之后,很有收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21 13:54:00
<P>个人的经验却只能仅限于个人.</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21 16:01:00
<P>呵呵,借问楼主是哪位啊?</P>
<P>我们原来是今年一起进人大经院哦,呵呵,可惜我从国民调国防了,唉</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21 17:11:00
<P>楼主真棒!</P>
<P>我面临着你曾经历的一切.</P>
<P>希望能和你做的一样好!</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