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大学军训制度化缺乏舆情关注让人忧伤
4月21日,教育部公布了“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印发《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的通知”。规定明确,普通高等学校、高中阶段学校具有中国内地户籍的学生,应接受学校统一安排的军事训练,军训情况将记入学生学籍档案。三部门在规定中指出,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是学校教育和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考试成绩、高中阶段学校学生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知识讲座考核成绩载入本人学籍档案。根据此规定,对没有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军事训练的学生,按国家发布的学籍管理办法和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虽然各大门户网站都在22日将此新闻置于头条,但电子媒体和平面媒体对此的评论却是出奇之少。总览4月23日各平媒言论版,大抵都将”电话信用”作为评论焦点,对“军训”的评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偶有评论,也是不着要领,将话题滑落到所谓“军训收费”的问题上去。大众媒体漠视“军训”新闻价值的惊人一致,源于舆情选撷新闻素材偏颇的集体无意识:一是媒体们基于吸引公众眼球的需要,对不疼不痒可以小小一骂的公共题材进行哗众取宠式的集体宣泄;二是在初尝中国言论空间宽容的状态下忘乎所以,浮躁轻飘,将喧嚣热闹的时髦新闻现象视为圭臬,忽略了平实新闻所富含的新闻价值;三是自诩新锐媒体的倨傲使然。拥有言论版的平媒,大都不屑于平民化的启蒙,而将言论定位的声音平台抬高到中高端精英阅读的层面。在此倨傲心态下,像“军训”这样太为正面的新闻就被过滤掉了,甚至还会认为这是“党报”关注的话题。而“党报”在很多新锐媒体眼里,几乎成了保守、老旧的象征。
回过头看“军训”的新闻价值,虽然不具备“人咬狗”那样的奇情异趣的新闻效应,但其外延容量大,内涵丰富,对国民教育、民族素质和国家未来意义深远。笔者没有危言耸听。
一是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中国教育向来重视智育,然后辅以德育和体育,所谓“三好学生”是也。前些年,又加入了“美育”要素。将军训制度化,意味着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包涵德、智、体、美、军五大要素。因此,象征意义明显。而且,由于军训的专业性和学校隔离的处置,军训相较于学校自我考核的体美更能落到实处。
二是塑就健康中国、少年中国。从1985开始,中国进行了四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显示,最近二十年,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学生肥胖率在过去五年内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近日,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也认为中国青少年显得“外强中干”。专家认为,造成青少年体质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上楼乘电梯,出门坐汽车,体力劳动减少;二是目前的应试教育过分注重升学率,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缺少体育锻炼时间。尤让人担心的是,军队人大代表、总参军事体育运动大队教练王恋英说,中国青少年体质的逐年降低,已经影响到了中国军员的质量。他建议:“发展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提高部队兵员质量。”问题在于,在应试教育的功利压力下,体育运动已经流于形式。笔者以为,制度化的军训制度或可改变这一顽疾。因为军训的严整、纪律、强化性训练截然不同于流于形式的体育锻炼,是对青年学生身体极限和心理耐受力的双重考验。因而,军训对提高中国学生的体质具有重要意义。贫穷状态下羸弱的“东亚病夫”形象曾让我们蒙羞,富裕时代的中国不需要萎靡不振的亚健康群体。一个富态而缺乏健康活力的民族是没有生命力的。青年是国家未来,以军训劳其筋骨,以纪律砺其精神,才能塑造出充满活力的少年中国来。
不仅如此,军训还有助于塑造中国青年学生的居安思危意识。和平年代通过国民教育途径挹注危机意识向为国际社会通识,军训则是强化危机意识的实践。在西方国家,军训制度不仅成为青少年必修,而且在兵役制度上也比中国要严苛许多。在英国,甚至英国王室成员也必须从军营里的普通士兵做起。中国青年服兵役的比例较少,如果在高中和大学阶段缺少军事知识的灌输和军事技能的培训,对中国在和平崛起中面临的复杂地缘政治形式和潜在的军事威胁便会懵懂无知。制度化军训会提醒青年学生不忘战争威胁的现实存在,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2005年5月22日的《纽约时报》首次以中文标题《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发表了著名专栏作家克里斯托夫的评论文章。他对大国兴衰充满了一种宿命的悲戚。确实,历史上两宋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然疏于国防而终被异族铁骑他灭的悲剧表明,缺乏军事支撑和全民危机意识的强大经济体也会无奈亡忽。而有清八旗子弟早期自小不荒武备的勇猛和后期耽于享受的不堪一击更说明军事训练和国防危机意识对国家兴亡的重要。军训,体现了国家对国防安全的积极应对,也是防止国家武备荒废的预防
为了改善大和民族的体质,日本人曾经创造了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神话。这个神话的完美演绎一方面是日本政府对于国民健康细致入微的政策性关怀,另一方面也是日本媒体舆情关注和推动的结果。试想,如果日本媒体忽略了这条看似稀松的政策宣示,日本政府的政策也不会深入民心,更不会传播到全世界。更为重要的是,日本政府和媒体的良好互动,也促进了这一政策的延续和有效执行。可以说,日本媒体很好地充当了“第四权”的监督作用。
两年前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也曾经深情允诺,要让中国孩子特别是农村孩子每天喝上半斤奶。舆情汹涌了一下便归于沉寂。如今,三部委将军训纳入制度化管理,这一细节性的政策设计竟然在众多媒体的言论版没有足够的声音空间,显见很多媒体缺乏足够的新闻敏感厚度和政治政策水平。这让人备感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