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973 5
2007-04-23
<P>大学文科的出路在通识教育          薛涌</P>
<P>最近,浙江大学历史系的包伟民教授公开拒招研究生。据他说,他每招一个研究生,竟要自己掏腰包向学校缴钱。同时,他也透露出历史这个行当长年无法获得财政支持的苦境。</P>
<P>这一事件,揭示出目前大学在实用化的潮流中“文史荒”的普遍困境。包教授指出,历史学没有利润可言,需要学校的投入。我作为在海外历史系里的同行,对此也深有同感。不过,让学校投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前几年大学纷纷烧钱建“一流大学”,尚无法有效地支持历史系。如今大学欠债过多,不少濒临破产,不得不财政紧缩,历史系就更惨了。包教授不得不自掏腰包带研究生,大概和前几年大学盲目扩展后的财政空虚不无关系吧。</P>
<P>在我看来,历史系不赚钱,但还是要靠自己吃饭。怎么才能靠自己吃饭?首先大学中的制度要改,文化要改。</P>
<P>怎么改?首先要改革教学本身。大学要教授自己缴钱带研究生是个闻所未闻的事情,很令人费解。也许大学方面认为,历史系的研究生“没有用”,反而占用了学校的设施和资源,以此政策,可以控制研究生的招生规模。</P>
<P>我一向是主张中国的大学要缩小甚至放弃博士生课程的。不过,象浙大这样的学校,历史系研究生成了多余,却令人奇怪。浙大是试行通识教育比较早的学校。按说通识教育应该有大量的文史课程作为基础。历史系因此也应该比别的学校更受重视才对。</P>
<P>问题在于,通识教育不仅仅是改革课程的设置和要求,还要改革教学本身。以我在国外的经验看,好的大学,即使是初级的入门课程,除了大班讲授外,都要有研究生主持的讨论班。比如一个三百人的大课,需要有十几个讨论班,每班规模在十五六个学生上下,这样就必须有十几个研究生当助教。没有这种面对面的讨论班,上大课就成了满堂灌,和上电大已经没有什么区别。满堂灌的方式无法保证学生充分消化课程的内容,更无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P>
<P>我在耶鲁读博士期间,三四年级必须当助教。当助教所获得的“工资”,把一部分奖学金替代下来。在这样的制度下,研究生教育就成了本科生教育的一个环节,使每个研究生都介入课堂教学。后来研究生组织工会闹罢工,说研究生是教学的主力,受了学校的剥削等等,未免言过其实。但是,这也反映出研究生对本科生的教育确实非常重要。没有研究生,许多讨论班就开不起来了,教学质量就会打折扣。另外,本科生教育,也成了研究生教育的一部分。特别是我们这些读博士的,毕业后的“正途”就是在大学教书。在学期间,除了学习专业知识,进行博士论文的研究外,还要学习教学技巧,积累课堂经验。主持讨论班(偶尔也讲大课),正好也给我们提供了机会。</P>
<P>从浙大这个奇怪的规定看,历史系的研究生教育对学校几乎无任何价值可言。那么,通识教育的课程是什么?有历史课吗?除了上大课满堂灌外,本科生能够参与多少讨论班?谁来主持这些讨论班?在这方面没有保障,本科生教学如何开张?质量如何保障?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有个回答。</P>
<P>同时,历史系的教授们,也必须改变自己圈子内那种专业“文化”。众所周知,在大学教授中,大部分人都是重视专业课,看不起公共课。这当然和“又红又专”时代以政治课为主体的公共课文化有关系。但是,通识教育必须改变这样的“文化”。说白了,通识教育要重文史。反过来说,文史就是通识教育中的公共课,教育方法要改变。比如美国大学本科生的历史课上,一般绝大多数学生是非历史专业的,是来追求通识教育的目标的。这对我们长年坚持的专业化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教书时,每堂课开始都要向学生讲明:我的教学目标不是向你们传授某些历史知识,而是训练你怎样形成具有说服力的观点,怎样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怎样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寻找证据,作一个好的调查者。老实说,这一教育哲学,和法学院并无太大不同。美国许多法学院喜欢历史系的学生,许多学生为了进法学院而选历史课,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比如历史课中的史料教学,就是一个训练学生寻找和分析证据的过程。在这方面出色的学生,出去也应该能够成为一个好律师,好侦探。只有我们这些从事历史教学的人这么教,才能令人信服地向学生们证明:历史关系到你的未来,培养着成功的基本素质。这样,通识教育才不仅仅是一个时髦的新名词,而能成为本科生教育的真实基础。</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4-23 14:23:00
以下是引用jinwei110在2007-4-23 14:11:00的发言:

大学文科的出路在通识教育 薛涌

比如美国大学本科生的历史课上,一般绝大多数学生是非历史专业的,是来追求通识教育的目标的。这对我们长年坚持的专业化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我们的大学本科生、硕士生,都是半个英语系的:英语数学系,英语化学系,英语经济系,英语法学院,英语中国历史系,英语古代汉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23 15:27:00

学科间固有的差异很难消除。对于经济效益不明显的基础学科,学校与国家应从长远大力扶持。

感觉薛涌的提法偏离了浙大事件本身的含义。历史学本身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所谓的“通识教育”。希望国家的政策不要对这些基础学科学术人才的培养产生副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23 21:00:00

现在上大学的人浮躁,只讲是实用,大学也浮躁,开设的课一门比一门实用,文科类的地位确实尴尬.我们学校的文科类几乎成了应景的,老师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可苦了咱这爱好文学的青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25 19:51:00
我国教育对人文学科与基础研究学科适当予以倾斜性政策是恰当且必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25 20:33:00

急功近利,整个社会都很浮躁。大家也很理性哈,没有经济利益的事不做。

最终受到伤害的又是谁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