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大学文科的出路在通识教育 薛涌
比如美国大学本科生的历史课上,一般绝大多数学生是非历史专业的,是来追求通识教育的目标的。这对我们长年坚持的专业化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我们的大学本科生、硕士生,都是半个英语系的:英语数学系,英语化学系,英语经济系,英语法学院,英语中国历史系,英语古代汉语。
学科间固有的差异很难消除。对于经济效益不明显的基础学科,学校与国家应从长远大力扶持。
感觉薛涌的提法偏离了浙大事件本身的含义。历史学本身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所谓的“通识教育”。希望国家的政策不要对这些基础学科学术人才的培养产生副作用。
现在上大学的人浮躁,只讲是实用,大学也浮躁,开设的课一门比一门实用,文科类的地位确实尴尬.我们学校的文科类几乎成了应景的,老师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可苦了咱这爱好文学的青年了...
急功近利,整个社会都很浮躁。大家也很理性哈,没有经济利益的事不做。
最终受到伤害的又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