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simoncargo在2009-6-3 11:57:00的发言:
说白了都是城市规划的问题,应加大力度开发郊区和近郊农村。保障郊区的配套设施,减少城市建设,把城市的各种医疗,学校,等设施迁移到郊区,鼓励人们去郊区生活,大力建设郊区交通。建房应该控制楼的间距和高度,多留空间绿化和公共广场,市区就只拆不建,全部建成绿化,那样来摊薄市区的功能,可以有效控制人口拥挤。户口的功能也就减少了,那么户口意义就不大了,郊区买房人人可以进户口。户口迁移自由。郊区的功能要健全。新规划的郊区必须宽阔。那样城市也不会出现拥挤。鼓励市区人们去郊区居住,给予补贴。削弱市区的主要设施。健全郊区的功能。如果把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拆掉一半的房子,你看人口还会那么拥挤吗?交通还会那么堵塞吗,治安还会那么混乱吗?环境还会那么差吗?管理还会那么没效率吗?。。。。。。腐败还会那么多吗?这就是城乡发展不均造成的,如果提高农村福利,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系统,教育系统等一系列配套设施。(不是可以拉动内需吗?)加快农村发展速度,建设好农村经济。谁愿意来城市啊?人口那么拥挤,交通那么堵塞,空气那么差,还要受到城里人的歧视。城里人的优越感就是来自那些配套设施的优越导致的,城市就应该控制建楼。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村老百姓富裕起来,减少城乡差距。户籍的问题就解决了,甚至可以取消了。
有因方有果,找出事情发生的根源,改变这种根源,才有可能改变结果。你想建设一个理想世界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个人觉得这种做法实在是本末倒置了。这样凭空的改变,谁有力量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