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
1834 3
2007-04-28
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对古典学派的“货币面纱论”不是很明白,想得到大家的帮助,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4-28 23:19:00

货币面纱论最早由萨伊(Say Jean Baptiste)、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卡塞尔(Gustav cassel)等人倡导,这种理论认为,货币与商品的交换实质上是商品与商品的交换,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不过是一种便利交换的手段,对经济不发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货币就像罩在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当人们看不透这层面纱,认为货币本身也有价值时,就会产生货币幻觉。货币只是随着实物经济的变化而变化,本身不是经济变化的动力,考察经济力量的活动必须揭掉遮盖在实物经济上的面纱——货币。

这个说法有点像货币中性说,对不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8 17:50:00

货币面纱论和货币中性论是同一意思,即货币衡量的经济变量的变化对实物经济不产生影响,实物产量取决于资源、技术等因素,货币的主要充当交换手段职能,货币数量通过货币数量方程式决定商品价格。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信用制度的发展,作为资本的存在形式的货币流通极大的影响了资本的周转和流通,从而对实物经济产生显著的影响。在资产阶级货币学说史上,维克塞尔和凯恩斯的货币理论打破了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两分法,建立了生产的货币学说,即在维克塞尔和凯恩斯那里,货币通过利息率媒介对实物经济产生影响,关于货币数量变化影响实物经济的传导机制,西方经济学从众多角度进行了阐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9 04:10:00
很简单的,就是建立在古典二分法基础之上的一种理论预设.假定实物经济与货币经济是两个不相干的部门,货币只是一种表象而已.正如很多宏观经济模型通常剔除掉物价因素影响一样,是一种处理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