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2654 0
2005-04-08

为什么会有经济落后?

我的一篇看法

Email:cwqnet@hotmail.com

讨论为什么会有经济落后,必然离开不了经济的载体—国家或社会。就如同没有抽象的、独立的“甜蜜”味道一样,没有抽象的“经济落后”,所以必须要从具体的经济体—国家的角度来考察。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是国家形态产生的基础,而政治是经济的意志和力量体现,国家则是经济的载体。

纵观现今地球上的所有国家,大大小小的不同国家差异很大,有的富有发达,有的贫穷落后,还有的正在努力从落后走向发达。同在一个小小的地球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为什么会有发达和贫穷之分呢?为了考察这个问题,我们最好打开历史的画卷,把国家和社会的演进放到地球的时空坐标里,来看看这些国家是怎么产生发展的,在这个时空坐标里,我们可以看到,在历史上出现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不同民族,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利益,为了争夺资源,在地球的竞技场上,展开了长达几千年的波澜壮阔的斗争历史,结果就产生了现在形形色色的国家。

既然是为了资源和自身利益进行争夺,如同丛林中的生物界,必然会在斗争过程中产生适应不同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生物界斗争进化的结果就是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均衡态,即生态平衡,在这种均衡态,各种不同生物形成了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的生物链关系。这种生物界的景象可以用来类比当今地球上不同国家,通过经济和政治关系而形成的国际经济秩序。在这个国际经济秩序里,那些少数发达国家居于经济链的顶层,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或贫穷国家则位于下层或底层,构成了金字塔形的结构,这种结构是动态的,有机的,但是就现在阶段来看,这结构已经构成了当今世界的一种均衡态。

这种均衡态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历史的不同阶段,也曾经出现过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均衡态,比如四大文明古国就曾经灿烂辉煌过。不过,在历史上,由于人类还没能横跨整个空间距离,因此在历史上,地球上大距离的不同地区的交往很少,开始是各个地区分别独立发展,随着对资源的追求和斗争,人类开始逐步流动到别的地区,这样就和新地区的人开始了交往或斗争,在斗争中,逐步发展起知识文化和技术,这些知识文化技术又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斗争的强度、广度和发展的速度(现在的人从身边的事例就能体会到,社会的发展速度是越来越快)。

显然,从争夺资源和自身利益的斗争来看,一个民族的斗争力量和能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进化论角度来看,只有适者才能生存,而且斗争的范围越广,对手越强越多,自身积累的斗争知识和经验就越丰富,这样反过来又加强了自身斗争的力量和能力,进入了一种正反馈。但这种正反馈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不断的要有新的斗争对象,从另一角度来说,就是要有不断的新的信息流、物质流或能量流的进入才行,一旦没有外界的斗争对象,那自身也就会失去进化的动力而停滞不前。假设不断有新的斗争领域,则这种正反馈的形成就会促进自组织的现象发生,慢慢的这个民族就会构成一定的社会组织形态或国家形态(只要这个民族不在斗争中彻底失败,因此被灭亡或被融合、分散等),由于斗争的正反馈机制在起作用,这个社会就会体现出一种不断进行扩张和发展的状态,到了一定阶段,在正反馈机制的作用下,这个社会组织就如同有了自身的生命,开始独立出来,有了自己的内在结构和发展动力,在这个社会组织里的人自然被这个社会组织所改造。

从上述对历史的简单描述,我们来考察为什么会有经济落后的现象。不妨以中国自身的情况作为例子。

汉唐清初时代,中国一直是世界的经济中心,中国的历史发展我们都知道,是多个民族既斗争又融合的历史,春秋战国时代的刀光剑影和混战造就了中华文化最为璀灿的思想和文化的开端,这些伟大思想和文化其实质都是斗争的经验和总结,斗争中产生了大量的知识技术的积累,这些知识技术的积累又大大的促进了政治经济的发展。但随着斗争和融合的发展,慢慢地周围的比较大的民族都合成一体了,加上中国特有的地理环境,一时间周边几乎没有堪为对手的其他高度文明了,而在遥远欧洲发展起来的西方文明由于地理距离和知识技术的限制,相互之间还不能产生争夺资源和利益的大规模斗争。所以在那个历史时期,中国的经济是非常发达的,但是因为大一统之后,失去了和其他高度文明的斗争的目标,中国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外界信息流物质流的注入,而逐步进入了一种长期的均衡态,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封建时代这么长的原因。在这个均衡态里,中国已经是经济发达,没有斗争和开拓的需要了,因此从中发展出来的“四大发明”也就没有促进产生“船坚炮利”,因为在这个均衡态里没有这个必要。

当中国的高度文明已经进入均衡态,西方人那时候还刚处于他们的“战国混战时代”,欧洲大陆上不同民族斗争的剧烈程度可以从现在的欧洲版图上看出来,欧洲从来就没有大一统过,所以形成了星罗棋布的众多的小国家。这说明了欧洲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战胜其他所有民族而产生大一统。因此正是斗争的需要,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了西方后,西方人立刻将之用于斗争和开拓新资源的工具,西方人的斗争历史没有产生融合和大一统(这点值的研究,也许一个原因是斗争历史不够长,或宗教文化的影响),正因为没有大一统,为了获得资源和利益,西方人在斗争中发展起来了资本主义体制,资本主义的本质和组织形式就是追求最大化的利益,而不论追求的手段。因此,为了黄金,为了远方的财富,西方人就开始冒险远航,带着“船坚炮利”,闯进了中国,作为已经高度发达的中国封建经济,面对突然出现的新的“外来文明”,开始是完全不能适应新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手段,正因为中国那时候无法和“船坚炮利”对抗,西方的资本主义精神本着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利益的本质驱动,西方列强就直接采取了对中国的资源和财富的掠夺,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斗争中,中国高度发达的上千年的封建经济积累的财富被一夜之间遭到掠夺,西方靠着“船坚炮利”的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的驱动力摧毁了中国的封建经济,中国一下就从经济发达的国家变成了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而西方借着掠夺的财富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进入了资本主义大发展时期,产生了工业革命。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完全没有为封建经济辩护的意思,更没有因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打败了中国的封建经济而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比封建经济要“坏”。恰恰相反,如果封建经济比资本主义经济要好的话,那怎么不能战胜资本主义经济呢?只是说明,封建经济的均衡态要低于资本主义经济均衡态,所以产生的力量不平衡而被资本主义所掠夺。所以从广阔的历史来看,历史证明了中国的低水平均衡态必然要通过新的斗争而自觉的走向更高更强的均衡态,而不是留恋封建时代的辉煌,那是落后的辉煌。

从上述历史来看,显然,一个附带的结论是,如果一个国家要和强国能在平等的规则下发生经济关系,比如交易,则一个基本的隐含的条件就是,两个国家必须是力量均衡,否则,“落后就要挨打”,在力量不均衡的条件下,资本主义的本质必然会采取获利速度最快、最大、代价最小的行为,那就是直接掠夺。这种力量均衡是多方面的,不一定经济富裕就是有力量,想想清王朝那时候的富裕远远超过西方列强,力量应该是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和科学技术等的共同体,力量也应该包括力量的使用(中国在历史上曾经强大过,却没有把力量使用起来,比如向外开拓)。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经济落后的一个表面原因是西方的掠夺,但深层原因是力量的不均衡。而这力量的不均衡的发展是因为时间差和地理差的成长历史造成的。

历史发展到今天,地球上的地理距离已经不构成文明交流的障碍了,整个地球的民族和国家都开始直接面对彼此。也就是说,历史上西方国家发展时候的大片没有开发的空间资源已经没有了,所有国家因为历史发展的不同因素和机遇构成了现在的经济秩序,形成了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之分的现象。因此在这个时代条件下的资源和利益的斗争形式,已经完全不同于在历史上其他条件下的斗争形式,已经不可能朝新的未开发的空间去寻找自身发展的资源了,所有资源都已经被瓜分。而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强大实力占据着最大的资源,包括知识技术和经济资源,显然,发达国家为了维持自身利益,不可能会让那些落后国家强大起来而同自己争夺资源。因此发达国家会利用一切手段阻碍落后国家的强大(不要指望发达国家会良心发现,或相信他们自己标榜的民主自由理论)。

现在有一种西方泊来的经济学观点,认为贫穷落后会进一步产生贫穷落后,形成恶性循环,或称为掉入了落后陷阱而无法自拔。这完全是鬼话,按这种说法,他们西方人以前也是落后贫穷的,怎么就现在发达了呢?无论这观点是如何用系统科学论中的时髦理论如自组织,自增强等概念包装起来的,谎言披上科学的外衣依旧是谎言,就如同采用最先进的电脑用来算命一样。实质上是西方人害怕的是别人的发达会冲击他们的既得利益!

首先西方经济学家是拿他们自身国家的特点和眼光来分析贫穷落后国家的,就象一个笑话,皇帝听说人民穷的吃不上饭,奇怪的反问到“他们没饭吃,可以吃肉呀”。西方经济学家是不可能跳出其自身利益的环境来分析别人家真正落后的原因的。其二,西方经济学家用所谓现代自组织科学理论来分析落后原因,为了证明自组织理论的有效,实质上在分析的时候过滤了很多具体细节,而只选用适合其自组织理论的材料,研究上有点削足适履之嫌。西方经济学家所列举的例子只是西方经济框架下的内部的微小例子,但不能把他们经济框架运行下产生的例子无限扩大推广到整个经济世界,就象不能看到一条河流中的一个旋涡,就认为整个河流就是旋涡。这种把复杂事物简单化、僵化的思维方式本身就是错误。西方经济学家选择的典型例子就是两种电脑键盘的市场效果来说明自组织现象。但是,这个例子所说明的现象并非一定就是自组织的原因,一个更简单的解释可以用无尺度的复杂网络理论来说明,那就是因为常用的电脑键盘在历史上出现并成长的早,因此具有更大的优选权,所以老式的键盘就有越大的概率被人选择,选择的越多,其信息传播的越广,其优先选择的概率越大,因此只要新键盘的市场分割不超出一个临界点,必然会走向萎缩而消亡。也许还有其他更好的解释,这儿不是讨论键盘的真实的原因,而只是说明,不能对西方经济学家人云亦云,一定要有自己的批判精神。其三,最根本的一点是,西方经济学家提出落后陷阱的观点,有转移落后的真正责任和原因之嫌,如同告诉那些贫穷落后国家说“你们落后是你们自找的,是你们命不好,只能是这个贫穷的命”,大有封建王朝说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味道。西方经济学家用时髦科学理论包装的“落后陷阱”观点掩盖的是这样的一个事实:既贫穷落后正是西方发达国家自己制造出来的。

我不反对用自组织理论来进行研究,但不能用自组织理论来掩盖事实。显然,当今社会谁都不想贫穷落后,谁都想通过努力发展起来,虽然现在有很多国家是贫穷落后的。诚然,从自组织理论的观点来看,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因为贫穷,会产生各方面的制约发展的因素,造成一种低水平的均衡态。要发展,就必须从旧有的低水平的均衡态中跳出来,按自组织理论,就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外界力量(比如资金流,信息流等)的注入,以打破这种均衡态,就象停在碗底的小球,要有一定的推力才能从碗里滚出来,否则一点点力量只能让球重新回到碗底。那么这种外界力量会从西方发达国家来吗?不可能!他们会把自己的资源让其他国家发达起来吗?资本主义的本性是不可能,就算他们会投资进来,那也是经过计算,不可能达到能改变均衡态的程度。

那么打破旧的均衡态的力量应该从哪儿来呢?自组织理论产生于自然界,研究的是局部信息、短程通讯的类似蚂蚁社会的简单系统,但人是远远超出蚂蚁的,是有理性的,有意识的,有组织的,比如政府就是一个具有全局性的控制决策部门,因此自组织理论对人类社会不一定完全适用。正因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贫穷落后的国家可以通过主观意志,发展内部的自我力量的积累来打破低水平的均衡态,而跃升到更为强大的高一级的均衡态。典型的例子就是毛主席领导工农武装进行革命,从弱小到强大,从农村到城市逐步打败了拥有美式装备和大量美金援助的六百万军队的蒋介石集团,最后取得了全国政权。但是,西方发达国家一旦发现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通过自己掌握的强大的军事金融经济等力量来打击这种自我力量的积累,重新把这些国家推回到低水平的均衡态。亚洲金融危机不就是说明的例子吗?现在美日对中国的遏制围堵不就是现实吗?

再举一个家庭小例子,一个家庭购买房子,攒钱,

针对落后的现实,还有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之争,其实无论后发优势还是后发劣势,更主要的思考应该是放在怎么样才能“后发”上,优势劣势都是相对的,关键看自己怎么运用现有的条件去发展,应用的好,劣势可以变为优势,应用的不好,优势也成了劣势。只有“发”了之后,优势和劣势自然清楚。与此类似,虽然西方文化孕育了西方式的发展,但我们不能看到我们文化中与西方文化不一样的地方,就以为是我们落后的原因。关键是对我们文化的有效的积极的运用和改造,绝对不能在心理上屈服于西方思想家对我们文化的矮化而失去自信,妄自菲薄,否则就沦落为西方人弱化中国的工具。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对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需要用我们的条件来考察,绝不能轻信照搬,更不能因为披上了时髦新兴科学的外衣而畏惧。纵然西方经济学家的学术研究道德是独立客观的,但是他们的结论都是在他们的文化背景、国家背景和经济结构下思考出来的,其观点不一定适应我们国家的经济文化环境。因此,我们需要我们自身的独立思考。

日本学习西方,是连西方的海外扩张和掠夺也学了个透,因此日本的发展历史不是我们需要学的,也不是这个时代条件所允许的,因为不再有其他可以扩张的剩余空间了。但是从落后走向发达的道路不一定就只有历史上西方曾经走过的那条,我们应该寻找我们新的道路,现有的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背景都有点限制在历史上西方曾经走过的路上,现在我们要研究全新的道路。我们应该再次学习毛主席的革命理论,为了积聚革命的力量,毛主席提出农村包围城市,上井冈山,从敌人薄弱的地方寻找战略成长和发展空间,组织广大的农民资源,最后走向了全面胜利!毛主席并没有照搬西方俄国的革命道理,走城市暴动,而是有自己的对中国现实的独立思考,他不是为了赶时髦的革命理论而成为“西方马列主义理论革命家”,而是为了实在的中国革命的胜利!因此,我们应该寻找我们新的经济革命道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