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日本央行六年来首次宣布将利率由0上调至0.25%。虽然上调幅度微不足道,但却预示着日本连续15年的通货紧缩螺旋和痛苦的经济重组已经结束。这种紧缩螺旋和经济重组永远地改变了日本人的生活。日本经济看来似乎正在复苏,但沃顿教授和分析师警告说,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仍然存在障碍。
这些障碍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安全问题,尤其是近邻朝鲜最近开展核试验的威胁。应对主要贸易伙伴美国和中国的经济增长放缓的能力也日益减弱。另外,倘若国内收入和消费支出不能快速增加,日本的增长势头可能也难以为继。沃顿金融学教授富兰克林·艾伦(Franklin Allen)说,“日本的经济眼下正在复苏,但日本国内和全球的许多因素都可能成为阻碍增长的拦路虎。”
目前日本的经济增长率为2.5%,日本央行最近公布的季度短观调查报告中显示,商业信心已经攀升至两年新高。
十月,日本央行在公布关于半年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的报告后宣布维持现有利率不变。八月,日本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自七月上升0.2%后再度上升0.3%。九月的失业率小幅上升至4.2%。沃顿金融学教授安田绫子(Ayako Yasuda)说,“我认为今年的经济要继续保持增长并非不可能,但可能性不大。商业支出固然有所增加,但家庭消费并没有强劲增长,所以央行强调指出这次的复苏步伐非常缓慢。”
艾伦认为,在长达15年的通缩和保持极低利率之后终于迎来了经济复苏。他说,“一个国家这么长时间保持零利率是非同寻常的。”他还指出有些分析师认为央行应该早些加息。“央行要决定何去何从是件非常艰难的事情。鉴于我们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没有看到这种局面,他们要花些时间做出决策是不足为奇的。同样不足为奇的是日本在采纳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非传统建议时非常谨慎。”
沃顿金融学助理教授约翰·珀西瓦尔(John Percival)说,零利率帮助日本政府应对在刺激经济复苏的过程中积累的巨额赤字。结果政府赞助的基础设施项目没能刺激增长,但大型建筑公司却从中获取了丰厚的利润。“没人知道这种零利率可以,或者应该维持多久。人们需要利息收入,退休人士依靠利息收入生活。现在政府面临升息压力,却不得不在两难的境地中痛苦挣扎,因为加息会加重本来已十分严重的赤字。”
珀西瓦尔补充说,看来日本央行和前小泉政府已经成功完成转变,即根据供求做出更加符合现实的利率政策。“我认为他们的转变非常出色,但也可能转化为一场灾难。”
日本央行执行理事崛井昭成(Akinari Horii)指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资产泡沫破裂后,日本政府花费将近十年的时间推行经济改革。“与此同时,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加剧了全球竞争。日本企业不得不重组自己的商业模式。”
他说,日本的经济开始增长不过是这一两年才开始的。基本因素的改善导致了今年夏天的加息行动,也标志着通货紧缩和经济萎缩的结束。“日本的物价将逐渐抬高,而不是急剧上涨,”这样才能保持经济健康增长,“而通货紧缩再次出现的可能性也会越来越小。”
崛井还指出,其他机构也跟随日本央行的步伐,长期利率低于2%,保持在相当低的水平。“日本未来将采取谨慎的货币政策。近期内不存在通货膨胀的风险,央行可以以非常谨慎的态度决定货币政策。央行不会急剧加息;市场对于加息的解读非常正确。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对于央行的货币政策也理解得相当透彻,所以[当加息的消息公布时],日本债券市场,甚至是股票市场,都没有出现波动。”
安倍的日程
九月卸任的日本前首相小泉因推行深入而艰巨的改革而受到称赞,譬如重组日本的邮政储蓄系统。大家普遍认为他的接班人安倍晋三(Shinzo Abe)将继续完成小泉的改革大业。
安田指出,安倍出生于政治世家,其祖父曾任日本首相,但他比较缺乏经验。“他迄今为止的表现相当出色,上任后迅速与中韩两国领导人举行峰会,时值朝鲜核危机爆发。预计他将寻求与亚洲邻国修复关系,以加强与这些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为日本企业进入中国等市场推波助澜。”
安倍还采取措施改善因小泉坚持参拜靖国神社而受损的中日关系。中韩两国认为参拜靖国神社是在纪念日本过去的军国主义行为。曾经长期参拜靖国神社的安倍在就任后已经改弦易张,表示他不会就是否参拜做出明确回答,但允许自己的助理向媒体透露他曾经前往神社。
安田说,“安倍表面看来比较温和,但说他的外交政策将对日本经济产生怎样的实际影响还为时过早。毕竟日本GDP的增长绝大部分是依靠国内需求而不是出口拉动。而他在国内将采取怎样的经济政策也还不是十分清楚。”
珀西瓦尔说,日本的自由市场经济永远不可能达到与美国等许多发达国家完全相同的水平。“日本对自由市场的设想是市场多些自由,日本人的观念少些传统。自由市场部分是受重组驱动,部分是日本企业和监管当局积极推进的。但日本不会复制美国的自由市场。这是日本政府的选择,而且可能是正确的选择,因为两国有着不同的文化。”
经济学家虽然对于日本经济复苏持乐观态度,但也有些担心复苏势头无法持续下去。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在最近的报告中写道,现在东京的情绪比六个月前更冷静,国内消费和收入增长成为主要的担忧。罗奇引用数据指出,2002年第一季度以来私人消费只增长了1.6%,比2.3%的GDP总增长率低得多。与此同时,九月第二季度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滑。
罗奇还指出,实际工资缺乏增长也严重影响着购买力。2005年员工的薪资增长率为1%,但今年只增长了0.5%。而物价在长久期盼的通货紧缩停止发生后也呈现温和上涨。
与中国密切相关
罗奇指出,日本面临着与其他工业化国家相同的问题,即全球化使工人工资降低,国内增长放缓。他写道,“我认为全球化正在明白无误地呈现出自相矛盾的地方,即强大的全球劳动力套利正在继续对高工资工业国产生劳动收入的能力施加沉重的压力。直到或者除非这些工业国找到方法将生产力提高转化为劳动收入的提高,否则他们的私人消费就将继续面临压力。这可能是一场相当艰难的战斗。”
国内消费的孱弱使得日本不得不依靠资本消费和海外需求来拉动经济,而这也可能成为问题。摩根斯坦利指出,中国和美国在日本出口市场占有37%的份额。今年中国所占的份额从2000年的6.3%升至14.1%,而美国则从2000年的29.7%跌至22.5%。
崛井指出,日本将很难维持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由于对中国经济的严重依赖,也很难预测日本经济何时以及在何种程度上会出现放缓。他说,“中国经济增长如果放慢步伐,就将立即对日本产生影响。”
安田说,与朝鲜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可能对日本经济复苏产生影响。但由于日朝之间的贸易往来非常有限,所以对朝鲜实施经济制裁不会出现问题。“但朝鲜问题并不是唯一的因素,对于中东(某些中东国家可能试图向朝鲜购买核技术)局势动荡的普遍担忧可能再度刺激油价猛涨,从而削弱消费能力,让本已缺乏动力的经济增长陷入停滞。总体而言,日本对于未来的担忧正在日益增加。”
崛井预计,2008年对于许多国家的政坛都将出现意义重大的变化,这可能对日本产生影响。除美国外,俄罗斯、台湾、韩国和中国都将在2008年选举新的领导人。中国还将举办北京奥运会。他还提到美国日渐强烈的贸易保护主义,法国和荷兰拒绝批准欧洲宪法。这些变化表明,选民对于市场经济政策(全球化),即所谓的“华盛顿共识”,正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不满。
即使在日本,人们也认为小泉政府过去五年中遵循的华盛顿共识造成了收入的不均衡。尽管崛井并不赞同这种观点,但他还是指出到2008年,全球化可能造成强烈反响。
市场的波动
詹尼弗·艾米克斯(Jennifer Amyx)说,日本加息可能对国内外都产生影响。在日本国内,金融机构正在采取新办法吸引储户。她说,“由于推行零利率政策,许多人都在寻找能产生收益的投资工具,而金融机构正在争先恐后地吸引这部分客户。”艾米克斯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政治学教授,也是沃顿劳德研究院(Lauder Institute)国际学研究生组的成员。
艾米克斯指出,从全球市场来看,日本的政府债券市场在加息的影响下可能出现十年来首次走高的局面。艾米克斯在2004年出版了题为《日本的金融危机:制度僵化与勉为其难的改革》(Japan’s Financial Crisis: Institutional Rigidity and Reluctant change)的新书。与此同时,随着利率上扬,将持有资产变成日元的外国投资者(利用低利率通过“日元利差交易”进行其他投资)可能会被挤出市场。她解释说,“由于央行宣布加息,更多的投资者买进日本的经济复苏,日元开始升值,可能导致市场波动的利差交易也因此有所减弱。令人忧虑的是没人知道日元利差交易的规模有多大。”
艾米克斯认为日元利率不会快速上扬,但“即使是很小的变化也会对金融市场产生影响。”譬如,利用日元贷款购买美国国债的投资者可能抛售手中持有的国债。沃顿的艾伦教授也认为低成本日元贷款的结束可能对全球金融业产生重大影响。“流动性的丧失可能改变市场的运作方式。不论是对日本,还是对全球资本市场而言,这都是个未知的领域。”
无论如何,日本再次被视为全球金融结构中的主要角色。珀西瓦尔说,“大家对中国和印度如此关注,以至忽略了日本。日本是不容忽视的,这个强大的经济既有许多优秀的企业,也有一些比较差的公司。大家需要加强对日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