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组实验微渗漏程度如表3所示,树脂的粘结剂的抗微渗性能优于树脂化玻璃离子及玻璃离子(P<0.05=。瓷化树脂充填的微渗漏最强,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3 不同材料嵌本粘结修复龈壁微渗漏情况
修复材料/粘结剂 O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纯钛/玻璃离子 - 3 6 3
纯钛/树脂玻璃离子 - 11 1 -
纯钛/复合树脂粘结剂 - 10 2 —
复合树脂嵌体/玻璃离子 - 3 5 4
复合树脂嵌体/树脂化玻璃离子- 9 3 —
复合树脂嵌体/复合树脂粘结剂- 7 5 —
瓷化树脂直接充填 - 1 7 4
表4 不同材料嵌体粘结修复釉质壁微渗漏情况
修复材料/粘结剂 O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纯钛/玻璃离子 - 7 5 —
纯钛/树脂玻璃离子 11 1 - —
纯钛/复合树脂粘结剂 3 8 1 —
复合树脂嵌体/玻璃离子- 6 6 —
复合树脂嵌体/树脂化玻璃离子- 10 2 —
复合树脂嵌体/复合树脂粘结剂- 9 3 —
瓷化树脂直接充填 - 5 7 -
想得出如下结论:1、纯钛组,树枝玻璃离子〉复合树脂粘结剂〉玻璃离子
2、复合树脂嵌体组,树枝玻璃离子、复合树脂粘合剂〉玻璃离子
3、纯钛组〉复合树脂嵌体组〉磁化树脂直接充填
4、表四〉表三
具体需要那种方法,怎样用SPSS实现?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