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逃课问题是教育问题的一个小的方面, 我是积极主张能逃课就逃课, 因为很多课学了也没有什么用, 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学才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文科, 能遇到好老师的几率很少, 如果一直上课把脑子都上坏了. </P>
<P>西方教育中, 对出勤的标准看法不一, 比较有影响的自然是德国和美国的教育理念. 可以说现代研究型大学 (Research University) 是建立在德国的模式上, 以19世纪德国的歌廷根大学 (Universitaet Goettingen) 和柏林洪堡大学(Homboldt Universitaet zu Berlin) 为榜样建立的.</P>
<P>那么德国的教学理念中,最有影响的就是 "学术自由", 德文 Lernfreiheit (Freedom to learn ). </P>
<P>根据美国人Metzger所写的&lt;Academic Freedom In the Age of the University&gt;中, 对德国传统的Lernfreiheit 作了以下解释:</P>
<P>...The freedom to learn: the absence of administrative coercions in the learning situation; free to roam from place to place, sampling academic wares; free to determine the choice and sequence of the courses, <U>no formal attendance requirements</U>, exempted from all the tests save the final examination and living in private quarters and controlling private lives...</P>
<P>所以德国的大学应该是最自由了, 美国一向标榜自由, 可是美国的大学在"学术自由"这一条里, 从来没有提过 可以不记考勤,</P>
<P>Charles W. Eliot 在1907哈佛的讲座中提到学术自由:</P>
<P>..free to choose his studies, refuse to attend chapel, to compete on even terms for scholarships and to choose his own friends...</P>
<P>实际上当今的美国大学基本都是要算考勤分的, 而据说德国的还是不要, 所以说, 实际上只有德国模式完全实行了"学术的自由", 但是德国的学位难读确实是世界有名的, 看来自由需要用其它标准来制约才能保证质量, 毕竟自觉的人只是少数.</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4 11:04:1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