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9850 33
2005-04-10

为什么要抵制日货?因为日本拒不就侵华事件正式道歉、修改教科书歪曲历史、强占钓鱼岛、谋求联合国入常等诸多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的行为,危及东南亚国家,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严重的危险,给中国的前途带来直接的危险。

从理论上讲,消费者消费的产品不是单纯的物品,而是包含了社会文化因素的多个维度的“物质组合”,或者技术地说是商品向量。虽然在很多领域,尤其是OA领域,日货的性价比较高,抵制日货会减少消费者的物质效用,但是由于消费国货获得了精神效用的补偿,所以就个体而言福利有升有降。进一步地,如果多数国人都抵制日货,从而能够改变中日贸易关系,增强民族产业实力,并且服务于国家政治,这就带来了正的外部性。所以,总体上考虑,大规模的抵制日货将有利于消费者福利的提升。

抵制日货是一个类似于囚徒困境的博弈,只有当多数人或者周边人都抵制时,抵制日货的网络效应或者正外部性才能真正凸现出来,否则如果是少数人的行为,可能真的会降低抵制者的效用。因此,我们号召大家:抵制日货,爱用国货,从我做起,长久坚持!

除了在情绪上和行为上,我们采取实际行动爱国之外,作为经济学学习者和研究者,我们也希望各位用户思考一下:什么样的制度安排有利于抵制日货?

据悉,韩国能够成功地将日本汽车和美国电影赶出国门,靠的不仅仅是爱国热情,还有产业策略。所以,我们更加希望一切热爱制度经济学的用户,踊跃捐言,群策群力,为抵制日货做出最经济的努力!

掌握资料的用户,也请提出其他国家的有关贸易政策或产业策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4-10 11:19:00

支持,从制度和积极的产业策略应对比简单的抵制要更为有效。

个人感觉中国近些年在科技产业上的政策效果不太理想。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除了航天外,不知道中国在什么地方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中国崛起的第一阶段可以依靠劳动力的优势。但如果要实现和平崛起,科技产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恐怕是很难的。

这仅仅依靠民间的力量恐怕很难实现。这和我国的制度有关。中国大型企业,多掌握在国家手中。往往不太注重技术和研发。民营的恐怕只有华为有写力量。政府近些年往往过于关注GDP。近些年更是没有一些像样的科技发展战略。没有科技实力的支持,和平崛起恐怕不易。

本人没有专门研究过这方面的问题,所以见解未免有些空泛。希望能提出一些分析严密的见解。这其实可以作为一个研究方向,一方面这是热点问题(虽然这不是做研究的态度,但是毕竟要考虑我国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中国在基础理论上近些年恐难有重大突破,但是在一些应用领域研究也不行。像能源、科技产业政策方面。而这方面的研究容易取得成果,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比一些空洞宏观政策有意义(不是否定宏观的研究,而是宏观非常难,那是致力于基础理论研究者的课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10 11:29:4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10 16:27:00

抵制日货不能有正式制度安排,只能靠非正式制度。抵制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只能靠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没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10 16:58:00
如果“抵制日货”是终极目标,那么“最有效”并且最节约成本的制度安排莫过于对相关企业加征惩罚性关税甚至禁止进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10 18:24:00

楼上的点子没什么特别,且外部性结果可能会很严重。在中国现有的产业结构下,中国政府是不可能这么做的,有多少人等着订单呀。

所以说这种制度安排是不行的,在韩国,大家一般是不敢买日本车的,因为很容易被人划破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10 18:27:00
以下是引用张三李四在2005-4-10 16:58:24的发言: 如果“抵制日货”是终极目标,那么“最有效”并且最节约成本的制度安排莫过于对相关企业加征惩罚性关税甚至禁止进口。
这是一把双刃剑,杀伤日货的同时,也要伤害自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