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论文是重在现状描述还是形成机制分析?
当前区域差异性研究已有文献已经非常多了(国内外),国外研究发展趋势更像是在研究方法和对象上的创新,对于研究对象目前很多文献已经开始研究跨国区域差异问题(不同制度背景下),而国内研究重在方法创新,方法方面已经由原来截面分析、时序分析到面板分析(包括动态面板、空间面板数据分析等)再到半参数和非参数分析,对现状的指标表述方法更新也较快,但传统Theil,Gini等指标性描述仍然普遍采用,但政策含意却较少,且基本结论相似。国内研究多以省域为样本研究、以城市或更小行政区划为研究的文献较少。以下贴2000年国内研究趋同问题代表性文献,国外文献可google最新文献后“顺藤摸瓜”的找。希望研究有进展多在此跟大家交流!
2000年以来区域趋同问题研究主要文献(国内)
[1] 蔡昉,都阳. 中国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J]. 经济研究,2000(10)
[2] 章奇.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分析[J]. 管理世界,2001(1)
[3] 刘强. 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J]. 经济研究,2001(6)
[4] 沈坤荣,马俊. 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 经济研究,2002(1)
[5] 魏后凯.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 经济研究,2002(4)
[6] 林毅夫,刘培林.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J]. 经济研究,2003(3)
[7] 孟健军,川田康治. 中国地区经济趋同研究——横截面及时间序列分析的统计检验[J]. 开发研究,2003(4)
[8] 王小鲁,樊纲. 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 经济研究,2004(1)
[9] 徐现祥,李郇.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趋同分析[J]. 经济研究,2004(5)
[10] 刘夏明,魏英琪,李国平. 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J]. 经济研究,2004(7)
[11] 贺灿飞,梁进社.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市场化、全球化与城市化[J]. 管理世界,2004(8)
[12] 陈秀山,徐瑛. 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04(5):11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