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经济学的文章,都会有一句话"货币发行量增加,物价上涨",自然可以从价值论中可以解释这个问题,货币量增加,单位货币反映的产品价值量下降.现请教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单个的经济单位对货币量增加会作出怎样的行为,物价的下降可否用他们的行为总和的结果来解释?
先谢谢各位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11 17:02:54编辑过]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我不是很清楚,建议读一读拂里德曼
能不能这样理解呢!
就是说随着货币发行量的增加,单个的经济单位手中的货币量增加,其对商品的需求量加大,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导致物价上涨!
传导机制应该就是微观解释,因为这是以微观主体的理性行为调整作为基础的。比如从古典经济学来看,货币供给增加,货币数量论给出两种解释,剑桥现金余额有一种解释,费雪交易方程有一种解释,都是从微观主体行为出发的,这种行为波及到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后,各市场平衡直到物价上涨到增加的货币供给倍数,而真实变量不受影响。
弗里德曼有一套解释,凯恩斯主义者也有一套解释,都是关于经济当事人行为的,然后波动到其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