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所调整下单程序 全面结算会员增支难增收 2007-04-26 16:42:54
本报记者 徐可强 上海报道
交易会员将不能直接下单到交易所,而是需要将交易委托先下单到全面结算会员,而后通过全面结算会员再将有关数据下到交易所平台。
股指期货渐行渐近,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中金所”)的技术调整也在不断进行中。4日22日,上海某期货公司高管称,中金所最近变更了交易会员下单入场的数据连接方式,此举将大幅增加全面结算会员在技术设施上的支出。
该期货公司正在谋求成为中金所的首批全面结算会员,该高管表示,这造成的支出增加可能近1000万元,却未必会带来相应的收入增加,很可能造成设备的浪费。
“直连”变“间连”
中金所将所有会员分为四类:特别结算会员、全面结算会员、交易结算会员和交易会员。其中特别结算会员是商业银行,交易会员只能进行经纪业务,不能进行结算,必须进行通过特别结算会员或全面结算会员进行结算。
中金所原本安排交易会员可以通过自己的软件直接将客户的交易委托下单到交易所的集中撮合平台上,数据可以直接进入中金所,只是需要另外选择一家结算会员对成交的交易进行结算。
但最新的调整是,交易会员将不能直接下单到交易所,而是需要将交易委托先下单到全面结算会员,而后通过全面结算会员再将有关数据下到交易所平台上。数据需要进行一步中转,是一种间接连入方式。
根据证监会最新发布的《期货公司金融期货结算业务试行办法》,现有180家期货公司中的绝大多数都只能获得交易会员的资格,只有极少数的几家公司可能获得全面结算会员资格。
超过100家的交易会员数据将通过全面结算会员间接连入中金所,必然大大增加全面结算会员的数据流量。前述期货公司高管说,他们公司只好投入大量资金购买新的设备、软件和服务,来满足交易会员数据间接连入的需要。
所有的费用,包括购买新的服务器、增加技术人员和购买新的软件等等支出,“一共可能需要上千万。”该人士表示。
增支难增收
“更重要的是,我们上马这些技术设备增加了支出,却很可能不能增加收入。”该高管说,“期货公司会愿意透过另外一家期货公司结算么?”
据记者了解,商品期货时同一起跑线上的期货公司,确实不太愿意通过另外一家期货公司结算,站在别人的屋檐下,即使自己的规模小于别人。
而且,这可能并不仅仅是面子问题。
据记者向浙江、上海、北京等地一些规模较小的期货公司了解,他们更愿意通过商业银行,也就是特别结算会员进行结算。
“商业银行在结算方面的经验,远远不是一个期货公司可以相比的,而且商业银行的资金托管能力也容易获得我们客户的信任。”北京一家期货公司总经理表示,该公司的注册资本只有3000万,短期内没有获得结算会员资格的可能。“我们倾向于选择商业银行进行结算,而不是期货公司。”
那些要申请全面结算会员的期货公司要面对的情况是,一方面必须投入大量资金,另一方面这种投入带来收益的希望却很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