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
5114 4
2007-05-05
经济学虽然不是方法论个人主义的肇始,但却是它最坚定的信奉者。在某种意义上,通过经济学才凸显出个人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方法与作为一种行动方式的区别。作为方法论的个人主义,我们也许可以追溯到社会学创始人、英国近代政治哲学家霍布斯。根据Prychitko的说法,方法论个人主义坚持个人是人之科学分析的终极单位,所有社会现象,在不考虑行动者个人决策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得到理解的。Hamlin则把方法论个人主义概括为三项基本命题:第一,人之个体乃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惟一的参与者;第二,个人进行决策时将为自己的利益行事,除非受到强制;第三,没有人能够像个人那样了解他自身的利益。(邓正来,2004/12)必须注意,后面的表述存在着一个不易被察觉的概念偷换,即用“个人利益”来指称“个人”。而正如我们在经济学理论中经常看到的那样,这种理解对经济学家来说很自然,而且似乎是不证自明的。


对方法论个人主义,我们以为,争论的要点不在于是否应该以个人作为社会分析的基点。在人类对所谓“集体主义”的认识付出了极其沉痛的代价,蒙受了像奥斯维辛集中营和古拉格群岛对人类尊严的亵渎以后,没有人会怀疑个人对社会所具有的终极的价值和意义。但我们在这里需要追问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即是否存在着一种“原子式”的个人?或个人乃至个人利益是否能脱离他人成为一种孤立的自由意志?


奥地利学派杰出的代表哈耶克正是据此区分出所谓“真个人主义”和“伪个人主义”。哈耶克指出,在各种误解方法论个人主义的观点中,伪个人主义乃是最愚蠢的,因为这种观点竟然把个人主义假设的个人理解成本体论意义上先于社会或者先于其社会成员身份的孤立的个体实在,而人的整个性质和特征都取决于他们存在于社会之中这样一个事实。因此,哈耶克所理解的个人,一如亚里士多德的理解,在性质上乃是一种社会动物或政治动物。(邓正来,2004/12)



哈耶克对伪个人主义的批判,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当代主流经济学“个人理性”与桑塔费学派“个人心智”的区别。就前者来说,理性的主体被理解成一种原子式的、先于社会或先于其社会成员身份的孤立的个人;而后者则认为,个人心智事实上取决于个人的社会存在,折射出某种人类进化的印痕。这种进化不是孤立的个人的进化,而是整个人类种群的进化。因此,这种进化包含了个人心智对个人赖以生存的社会关系的把握。


用当代演化心理学的语言说,这是一种心灵与环境的共生演化。正是在这个层面上,我们才能深刻认识演化社会理论把亲社会情感和社会规范内部化作为个人心智乃至个人行为重要特征的全部意义。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演化社会理论会如此重视奥地利学派与哈耶克的思想传统,并试图从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以及斯密的《道德情操论》而不是《国富论》中寻找思想资源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5-8 23:30:00
我偶像 先顶了再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11 15:37:00

有些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15 16:23:00

同2楼,偶像。

国内好像没有出版《感觉的秩序》?理解他的东西缺了心理学这块不行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8 15:46:00
剖析的挺到位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