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3766 6
2007-05-06

随着股市泡泡越吹越大,许多机构、媒体及吹“牛”专家们开始大量使用“动态市盈率”一词,以期借用“动态市盈率”来给目前已高达50多倍的市盈率进行“降温”或“稀释”处理,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的确有些可笑。

  “动态市盈率”是中国投资者独创的一个概念,不信?你上网去查查国外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动态市盈率”的说法!不过,国外关于市盈率的相关概念倒是有两种提法:一是P/E;二是PEG。

  中国人创造了“动态市盈率”,但在中文网站及相关中文文献上,几乎找不到一个严谨而统一的解释“什么叫动态市盈率”,但在这些中文网页中,你却可以查到大量似是而非的“动态市盈率”概念(没有解释的)。也就是说,国内许多媒体及股评人士只是在大量使用“动态市盈率”的概念炒作,却根本弄不清楚“动态市盈率”为何物?

  在国外,市盈率及其相关概念只有两个:

  1.市盈率(Price to Earnings Ratio,简称P/E)。这正是世界各国通用的“市盈率”指标,它是投资者最流行、最常见的分析工具。

  市盈率的计算口径有两个:

  (1)采用现行股价除以最近一个自然日历年度的每股收益除。比方,现在最近的一个自然日历年度是2006年,则采用市盈率等于股价除以2006年度的每股收益。

  (2)采用现行股价除以最近一个按季度滚动的年度每股收益。比方,从2006年第二季度(2006年4月1日)至2007年第一季度(2007年3月31日)就是目前最近的一个按季度滚动的年度,采用这样子的12个月所创造的每股收益作为分母,则可计算出不同于上述自然年度算法的“市盈率”。

  2.市盈增长比率(PEG Ratio)。这也许正是国人误解的“动态市盈率”。其实,它压根儿就不是什么“动态市盈率”,它表示下一年度预测的每股收益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代表的市盈率倍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市盈增长比率(PEG ratio)=市盈率/(预测的每股收益年增长率×100)

  可以说,PEG比值这一概念的产生就是为了弥补市盈率的不足,投资专家通过比较PEG比值来寻找价值被高估或被低估的股票。当PEG比值小于1时,则股票价值被低估,有投资价值;反之,当PEG比值大于1时,则股票价值被高估,已无投资价值;只有当PEG比值接近于1时,才认为该股票估值是合适的。

  但由于公式中的“预测的每股收益年增长率”是极不确定的,不同的投资专家对于同一只股票预测的每股收益年增长率可能相差十分悬殊,因此,在国外,PEG比值一般不会公开计算或发表,它一般由投资专家们各自计算,并作为一种内部的、自我投资参考。

  也就是说,市盈率(即中国投资者所讲的“静态市盈率”)仍是国际投资市场唯一通用的共同语言。例如,香港交易所和美国股市所计算并分布的市盈率便是这唯一的一种口径。

本文引自 董登新教授的文章<<走出“动态市盈率”的误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8 9:36:3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5-6 12:47:00

不是很了解这个动态收益率

以后多多关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6 16:02:00

受益匪浅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6 22:30:00
使用PEG,关键是对于这个每股收益率的估计是否符合实际,倘若纯粹是个人主观过于夸张的估计,那显然是不对的,但是合理的预计每股收益率,计算出来的PEG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7 19:12:00
采用动态市盈率有何不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9 16:18:00
动态市盈率好象没有怎样说,还不是太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