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2080 5
2007-05-08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莫里斯到北京参加“2005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在回答中央电视台记者关于中国教育经费不足的提问时,莫里斯教授答道:“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那就是提高征税。”莫里斯教授认为,教师的收入不应该削减,中国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并为此增加税收。
<P>  我忍不住要回应一下。</P>
<P>  我不但不认同莫里斯教授的观点,而且还知道在他眼里我必定已经走得非常远了。</P>
<P>  毫无疑问,教育是重要的,如果没有教育,人类不可能有今天的文明,不可能享受到今天这么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今天,教育更是重要了,从一个人到一个国家,没有对知识的投资和积累,就不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获胜。</P>
<P>  但是,我们不必再进一步论证教育的重要性——这是多余的,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对于如此重要的事情——例如教育,我们是应该怎么处理才更恰当、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P>
<P>  我认为,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虽然重要,但和任何其他的投资行为比起来,也只是普通的投资行为而已。当然教育是对知识的投资,但我们不必也不应因此而把教育看得太特别。</P>
<P>  我们知道,无数的行业、产业已经非常有力的证明,凡是由国家垄断投资、垄断经营并提供的,其产品、服务必定乏善可陈!事实上,中国教育效率、水平之低下,正是这个原因造成的。君不见,多年来我们对教育投入了多少,又得到了多少?</P>
<P>  虽则人们已经开始呼唤打破ZF对教育的垄断,甚至也有朋友在国内推行教育券制度。但是,我认为这仍然不够,我认为我们必须一步到位地、旗帜鲜明地建议、呼吁废除所谓的免费教育。</P>
<P>  教育,必须和吃饭、交通、买房子等行为等同起来,必须让人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从知识投资中能得到好处,那让人们自己去投资好了,如果对知识进行投资需要代价,OK!也让人们自己去支付好了。</P>
<P>  ZF不必为一个人的知识投资负责,也不能以此为借口而向人们征收更多的税赋。事实上,由ZF包办教育,就是让ZF向人们要更多的钱,但是,ZF拿那么多钱去之后,他们做到怎样了呢?他们为人们提供了怎样的教育呢?</P>
<P>  让钱留在人民的手里吧,让人们自主决定要在知识上投入多少吧。正如我们已经告别大锅饭,自己掏钱吃饭一样,我们应该还记得,由ZF“免费提供”的餐厅服务是怎样的!</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5-8 07:54:00
我赞同莫里斯教授观点,他隐含了一个前提,教育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而非私营人产品,牺牲一定的效率换取一定的公平有时是非常值得的,市场经济国家在公共产品领域中的效率也是非常低下的。教育和住房不完全是投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8 09:17:00
什么时候都不能一刀切呀!!!要有差异化思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0 17:05:00
以下是引用chhotdog在2007-5-8 7:54:00的发言:
我赞同莫里斯教授观点,他隐含了一个前提,教育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而非私营人产品,牺牲一定的效率换取一定的公平有时是非常值得的,市场经济国家在公共产品领域中的效率也是非常低下的。教育和住房不完全是投资。
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是公共产品,它不是可用来投资的私人产品。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使用一定要遵循公共产品固有的原则和规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1 9:34:2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0 17:26:00
支持莫里斯教授观点, 教育作为振兴国家,提高国家科技水平的一种方式,应该是政府加大投入,同时可以对教育进行适当产业化, 让教育的发展更具有动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2 16:15:00

支持莫教授的观点,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为所谓的“中国教育效率、水平之低下”就大谈教育收费,其实对于初等阶段教育,是恰恰不能收费的(这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因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是公共产品,它不是可用来投资的私人产品。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使用一定要遵循公共产品固有的原则和规律。 ”从公共经济学看:一项物品或服务该由政府出资还是个人买单,是由该物品或服务的属性所决定的。如果属于纯公共物品,当然应该通过政府征税进而出资。如果属于私人物品,则由个人出资,如果介乎二者之间的准公共物品则由政府和个人共同出资。就义务教育而言,现在普遍将其界定为“公共产品”,也有一小部分界定为“准公共产品”。不论是公共产品还是准公共产品,政府都有出资的责任。就像国家对于公民的安全负有责任一样,国家对于公民的教育也完全负有责任。如果因为“教育虽然重要,但和任何其他的投资行为比起来,也只是普通的投资行为而已。当然教育是对知识的投资,但我们不必也不应因此而把教育看得太特别”而开始将这种责任转借给个人和家庭负担,我想我们得到的是“让钱留在人民的手里吧”但我们丢掉的是无数个因为无法付起学费而失学的可爱的孩子们的未来(想象一下手里满是钞票但却连钞票上的“圆”字都不认识的世界是一个多么可悲的世界)。

2.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考虑,一种教育到底收不收费是有原则的----“受益原则和能力原则”。所谓受益原则就是谁受益谁负担,因为当今的各个国家的发展,掌握一定知识文化水平的劳动者是一个必要的条件,而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恰恰是培养劳动者最基本技能的教育阶段。因此,从这一点上讲,国家是须承担义务教育阶段费用的。能力原则是指受教育者必须有能力支付教育费用。相对于个人和家庭分散的资金而言,国家通过政府的税收政策收集到的财政资金要集中和巨大的多,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税收大幅增加,对于义务教育的费用是完全有能力支付的。

诚然我国义务教育存在着垄断、效率低等问题,但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理性的去分析存在这种问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然后提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更进一步讲:解决办法提出后还要考虑这种解决办法的成本是否太高或太大,如果彻底解决问题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则要考虑是否还有其他的办法。具体到解决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办法,收费是不是一个办法?如果是,实施这种办法的成本又是多少?显然楼主没有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