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我也是银行的员工,我告诉楼主你错了,排队问题不是你想的那样简单!现在银行从领导到员工都不重视排队问题,银行领导关心的是产品的营销和中间业务收入,考核柜面员工的也是营销了多少产品,你产品卖的多收入也就多,所以没有谁再去关注简单的存取款储蓄业务。都在营销产品。我们的行长甚至告诉我们让我们故意做得慢点,这样可以有更多的等候客户让客户经理和大堂经理营销理财产品。不然客户做完业务都跑光了,你的营销机会也没了,行长甚至说不要把营业窗口开满,人多的时候就去后面休息。就是不要上柜。一些领导甚至规定,客户的最少等待时间是8分钟,不要做的太快,客户等的时间越长越好。
利息不停的涨,央行要各个商业银行自己消化。现在银行的存贷利差越来越少,最终导致银行的储蓄业务不赚钱,于是各个商业银行越来越把工作重心转向中间业务收入。我可以告诉你,现在你只要到银行去存定期,银行就要亏钱。你说你要是银行行长你怎么做?谁还管那些天天进进出出几千块钱的小百姓。拉大户卖产品才是生存的王道
非常鄙视邮政的提款机,经常没钱!
银行嘛,“钱”字当头。
谈到收费,就说:要与国际接轨
谈到服务,就说:要考虑中国国情
这就是银行的推辞!
我开学才大二```
暑假想锻炼一下 于是在证券公司做了一下兼职``
带客户开完户建第三方存管时去的浦发,那个前台经理很漂亮
但本该轮到我咨询了了,他却微笑的和另一个貌似很有钱的示意````有钱的示意她应该是我,她才看看我```
我晕她了````
不是国有和私有的效率之分,根本还是在人的素质和文化,再延伸是这个社会的风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30 17:28:05编辑过]
银行员工还辛苦啊!?每天工作不到6小时,还有双休日
到底还是制度问题,现在是有了干部的政绩评估标准了,但是却没有确定的基层员工的工作成绩评价标准。
选拨上来的部分人是靠关系而不是能力,长此以往,后果严重呀!
说要资产转移的人肯定很自恋,也不想想人家外国银行会要你这样的客户吗?没有个七八万十几万的,你想进人家那个门都难。而国有银行嫌弃过这种客户吗?每个人都说银行得了国家多少好处,但你就没想过银行又替国家做了多少本应该是国家做的事?代发低保、社保之类的业务,基本无利可图,相反反而占用了银行大量资源,这也是银行排队的原因。但银行能因为这个就将人拒之门外吗?
当大家都在说银行应该企业化的时候,有谁想过企业是要赢利的?哪个赢利的企业不是嫌贫爱富?哪个企业不是要全力服务那些能给他们带来利润的客户,这有什么错呢?
说的很实在,大家不能一味的怪银行的,银行排队问题牵扯到方方面面,体制上的东西不是一两下就能改变的
我的存折丢了,卡取钱次数到达一定限制,不能存取,而卡又不在现在在的地方,我让人拿我的身份证和卡去补存折都不行,还要本人,可见银行有多呆,根本没法了。
去外资银行就不用排队了??
把四大国有行普通客户分流一部分到外资银行,你看看用不用排队!这么多人,他服务的越细致,你排队时间越长!而外资行在中国对自己的定位普遍较高,他们恰恰为了防止出现排队现象,对个人客户的限制都特别高,普通的中国老百姓是享受不了“高级”服务的!你想去外资行享受高级服务,先得掂量掂量自己斤两,存款够么?去一个外资行网点,需要倒一个小时车么?
以招商银行为代表的股份制银行服务是比四大行好,也不用长时间排队,但是同样要看到他们并没有被政府强制要求承担养老金、社保金等各项业务,去四大国有银行看看,这些业务恰恰是排队的根源!
股份制银行同样不用也不愿意象四大行那样把网点遍布城市各个角落,而只会选择在高档社区和商业繁华地带布设网点,因为它不需要考虑偏远地区普通百姓的服务需求,可以完全从自己的成本效益方面出发。四大行却承担了一定的政府服务职能。
因此四大行的服务问题不能一棍子打死,他和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是密不可分的;我们也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外资银行,他们也不是来中国学雷锋的。
利息不停的涨,央行要各个商业银行自己消化。现在银行的存贷利差越来越少,最终导致银行的储蓄业务不赚钱,于是各个商业银行越来越把工作重心转向中间业务收入。我可以告诉你,现在你只要到银行去存定期,银行就要亏钱。你说你要是银行行长你怎么做?谁还管那些天天进进出出几千块钱的小百姓。拉大户卖产品才是生存的
不可否认,银行员工的考核体系的确和客户的服务没沾多大边,或者占业绩考核的比重不大,不重视的问题的确存在,不过你说的这种情况是少数不?至少我们行长就一直很头痛排队的问题,始终没有一个很有效的解决方法,不要一棒子打死哈,这样不是败坏银行形象么?
说的好,很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