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抵制日货(节选)
一向是很懒的人,懒得写很长很长的东西。但是今天希望能把自己的想法完整的整理出来。
因为抵制日货已经成为一种风潮,更成为检验一个人“道德品行”的基本标准。在抵制日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暴力暴行也被贴上爱国的标签大加褒扬,而表达出自己不愿意抵制日货思想的人,无论出于何种理由,都会被扣上“中国就是因为有你这样的人才会被日本欺负”的高帽。
先说一些题外话,我们为什么会被日本欺负。潘峰已经说了,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经济落后。换句话说就是因为我们穷。我认为穷人最好不要呈一时的匹夫之勇去浪费自己致富的时间。举例如铁托带领下的南斯拉夫。当年的南斯拉夫有没骨气?很有骨气~!结果如何?他们浪费了战后最好的发展时间,疲于战争,经济一直上不去。
然后我想驳斥一下网上流行的一些言论。(依然题外一下,我觉得现在互联网上谎言甚多,流传甚广,让人郁闷之极)
..........
二,你每买一辆日产汽车,就有多少钱落到日本资本家的手里.....如果你继续购买XX,将来射向你的那颗子弹就是用你自己的钱造的.....
这个流言后边还有一些更恶毒的诅咒,我不太记得了。我很不明白一件事情,为什么中国人总爱跟自己的国人过不去,很多关于抵制日货的宣传都带着诅咒,完完全全的指向自己人。
我们来分析一下我们购买汽车的钱是不是都成日本子弹了。众所周知,商品利润最大的不是生产环节而是销售环节。一辆汽车从日本出来,首先经过我们的海关,要交很多关税,然后去总代理那里,总代理要赚钱,总代理给地区代理,地区代理要赚钱.....一层层下来。也就是说你买汽车的很大部分钱是被我们自己人赚了。当然也有钱送回日本。在那边又如何呢,“资本家”要给工人工资,要减去消耗....剩下的净利润要给国家上税。这里大家注意,资本家不是造子弹的那个人,政府才是~!这意味着只有那部分税款才有可能变成子弹(我们暂时确定日本资本家遵纪守法,不偷税漏税),而那部分税款毫无疑问是汽车价格中很小的一部分。或许有人还会说,很小一部分也是钱,就算造了一颗子弹也是子弹。但我想让大家注意到,这个环节中中国政府赚得多还是日本政府赚得多?曾经有人给我说入世了,关税低得很,中国政府拿不到钱。但我想说的是,我学税法,我了解这个!现在汽车的关税是40%+,而关税是按汽车入关价格算的。如果一辆汽车扣除代理商利润后价格为10万元,其中至少有3万是我们政府自己拿了。而日本政府能拿到的是多少?7万减去资本家的成本费用耗损(我们令汽车的利润是天额50%),剩利润不到3万然后乘以日本的所得税率,再令它是天额50%。日本政府最多能拿到1.5万。就算再加0.5万增值税,也才2万。(注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拿到的可是尽量往少算,他们拿到了可以尽量往多算)。这意味着什么?意味如果日本多增加了造两颗子弹的钱,我国就至少多增加了三颗~!
刚才在查找资料时还看见了对抵制日货的成本的核算,稍后附上。
.......
-- 小算计看抵制日货
 我有个小公司。所以只会小算计,没有大智慧,也可能是因为我只会小算计,所以才是个小公司,我想说说从我这小算计眼里来看抵制日货的问题,或许可以让有大智慧的人来指点一下。 看了很多建议抵制日货的贴子,真是让人热血沸腾,不过我是小算计,所以有些问题还是搞不太清楚。抵制日货有成本吗?如果抵制日货是个只赚不赔的事,我一定趋之若骛,但有些可能的成本我不知道会有多高。 1) 税收会流失多少。按照一般的理解,抵制日货转而购买国货,税收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不争的事实是国内企业偷漏税的情况比外企严重多了,也就意味着国家税收可能会有不小的损失,到底有多少呢,会造成多大影响呢?据以前贴子说,要是抵制日货,每年可让日本损失1000-1200亿美元的收入,也就是差不多1万亿人民币了(不知道原作者引用的数据是否准确,我们每年才有10万亿的GDP。)当然这可能包括海外华人购买的,减半吧,再把直接从日本进品的除去,(我还真不知道有多少)海关税收就不计算了,假设每年有3000亿人民币是在国内生产销售的日本产品,如果计算增值税,让我先假设一些条件: 日本公司有50%的毛利率,可能很多网友认为还不止, 所有原料都从中国采购,而且也有税票 产品在国内销售 按这个条件算下来,每年可能上交的增值税是250亿。如果这些税收全部由国内企业来承担,我不敢说会少多少,就算是10%吧,大概25亿。再说所得税,还得假设一个条件,日本企业的税前利润率是5%,(可能不止)每年3000亿的销售,按10%的所得税率计算,因为我们有很多减免政策,不能按33%计算,大概是15亿左右,如果转成国内企业,这个偷漏的比率会更高一些,按20%计算,应该是3亿左右。两项合计应该是30亿左右的税款可能会流失。 2) 就业机会的减少。据说目前在日企工作的员工数量有5000万,也有说8000万的,不知道真实的数据有多少,我想2000万左右是可能的,按我小算计的想法,每年日企销售业绩和员工数量同比减少,以每年10%计算,大概要新增下岗人员200万。如果按平均一年的低保来计算,大概要50亿左右。 3) 隐性的损失。在日企工作的员工普遍收入水平要高于内资企业,如果收入降低或者失业,有可能的带来的其他损失有:购买能力下降,生活支出减少,额外开销降低,比如可能以前会去旅游,会去FB,卡拉OK等等。这些相关行业的收入肯定会降低。能有多大影响,实在不是我小算计能想出来的了。 想想这些可能的成本每年可能在70-80亿左右,也是就说抵制日货不单是口头的一句话,也不仅仅是不买日货,最好再拿出多一些的实际行动出来,尽可能的将这些损失减少。这样才有可能只赚不赔。 这只是我的小算计,肯定不准确,甚至全错,就当抛砖引玉吧,想听听更多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