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用指数来反映社会收入分配的平等状况。基尼系数一般介于0-1之间,0表示收入绝对平均,1表示收入绝对不平均,小于0.2表示收入高度平均,大于0.6表示收入高度不平均。0.3-0.4之间表示较为合理。国际上一般把0.4做为警戒线。生态市达标值为0.3-0.4。
将基尼系数0.4作为监控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应该说,是对许多国家实践经验的一种抽象与概括,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但是,各国、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居民的承受能力及社会价值观念都不尽相同,所以这种数量界限只能用作宏观调控的参照系,而不能成为禁锢和教条。目前,我国共计算三种基尼系数,即: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和全国居民基尼系数。基尼系数0.4的国际警戒标准在我国基本适用。专家建议:从我国的客观实际出发,在单独衡量农村居民内部或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各自的基尼系数警戒线定为0.4;而在衡量全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警戒线上限定为0.5,实际工作中按0.45操作。
根据杭州市城乡住户调查收入的分组资料,计算得2002年杭州市城镇居民(市区)的基尼系数为0.3407,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为0.3643,全部居民(市域)的基尼系数为0.3625。可见杭州市的基尼系数处于警戒线以内,符合生态市建设要求的0.3-0.4的标准。(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生态市建设“基尼系数”指标实现程度预测值(达标值:0.3-0.4)
| | 2002年 | 2005年 | 2010年 | 2015年 |
| 市区 | 0.34 | 0.3-0.4 | 0.3-0.4 | 0.3-0.4 |
| 全市 | 0.36 | 0.3-0.4 | 0.3-0.4 | 0.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