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不同基于三个基石的不同:
1、关于人性的观点。马列断言:无产阶级是最大公无私的阶级,并且在智力上也特别优越。话外音,非无产阶级都是最自私的阶级,并且在智力上是低劣的;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前提是假设人是理性的,即“理性人”假设。
2、劳动价值论与边际效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的价值是由无产阶级单方面决定的。这个理论成为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的的理论基石。
而效用价值论(全面来说是序数效用论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则主张商品的价值是相对于消费者的需求的,最终价值是由供求双方共同决定的。
2、利润的剩余价值剥削论与利润的资本家才能报酬理论。、
资本家是否参与劳动了?对这个答案的否定,成为社会主义实践中消灭资本家、房东、银行家、市场、货币的理论基石。而对这个答案的肯定,则成为有法治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石。
“三个代表”理论中指出:“私有企业主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可见,所谓的剩余价值理论的神秘禁忌在中国的改革实践已经被突破,并且一天也无法分离了。借用鲁迅的一句话:“艾德,我的蟋蟀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21 7:14:2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