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2007-5-16 18:39:00
先不管它学几年,首先,现在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就很不合理,再一个,也是最关键的就是缺少真正有人文关怀和研究素养的导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6 19:04:00

寡人愚见:大多数人读研究生是为了增加就业分量,读完研究生不愿意搞研究一部分是因为这么多年的学费精力时间的投资在搞研究中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6 19:08:00
作者是中南财大的老师吧,我也是财大的.我想说的是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不是仅凭年限就可以说清楚的.我们学校的两年和三年的课程一样,学生在学校里只是多呆一年.多交一年的学费.而现在的就业这么困难,很少有人可以在学校里安心做学问吧.况且说实话咱们学校的许多导师的水平就不用说了,跟着他们什么也学不到.如果不在整个培养体系上做改革,读十年都没有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6 19:15:00

赞同三年制。要搞学术的话就去读研读博,想工作的话本科就够了。两年制的话确实学不到什么东西,这样读研不仅耽误了找工作而且培养的研究型人才也不合格。同时我呼吁研究生不能批量生产,导师带学生就要对学生负责,那些要搞社会工作应酬都忙不完的领导建议他们不要带学生,误人子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6 19:23:00

2年学不到东西,3年就能有本质变化么?有多少硕士研究生毕业想念博士?能找工作都找工作去了,培养的所谓的研究能力完全浪费,而且多出来的一年能研究什么呢?攒片论文发表了事。

当然也要分专业,比如数学物理之类注定要走学术生涯的,研究生三年有必要,但是话又说回来,与其这样还不如硕博连读的好。总之,现在的学制是仿自前苏联,弊端还是挺多的,不少学科还是有必要学习美国,尤其是经济一类。甚至改到一年也未尝不可,前提是这一年是实打实学习,像现在这样,第一学期上什么政治。。。第二学期第三学期开些专业科,把本科的东西再讲一讲,第四学期开始做所谓研究,能做出什么来?知识还没学到位!最后一年找工作。。。无非是把本来一年或者一年半的东西认为拉长到三年而以,相比照而言,过出来的一年没能培养必要工作经验和能力(读博另说)。

总之一刀切是不行的,数学系和社会学系的学制安排也应该有所区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6 19:58:00
顶一下楼上的,说的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6 21:02:00
一直都是这么想的  因此对考研有些抵触 但还是在准备  原因是不说自明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6 21:33:00

两年的研究生学习真的学不到什么,也就是胡弄个毕业论文混个文凭,研究生的质量总体上在逐年下降,值得反思啊?一再的扩招值得反思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6 23:09:00

这个惯性很大啊,扭转回来要很长时间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6 23:29:00

我也是中南财大的学生。我觉得两年学不到东西的人,三年肯定学不到东西!说三年比两年强,只不过是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比较静态分析,根本不懂一般均衡!有没有想过,晚毕业一年,我们要多多少竞争对手,想在一年毕业的研究生比以前N年总和都要多,硕士一年比一年贱!就算三年的比两年收益高,但它能弥补一年清楚的损失吗?

我在《经济学家茶座》看看过聂先生的多篇文章,很欣赏聂先生的文笔与逻辑。聂先生作为新毕业的博士,应该清楚的感觉到晚毕业的贬值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7 07:06:00

在我国,只要是官方政策,都具有浓重的绝对形式主义色彩,即根本忘记了目的与实质的形式主义。比如所谓“研究生”,在官方政策的“指引”下,谁还记得研究生的目的是要搞研究的呢?它已经沦为就业谋生的一个手段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7 10:24:00

  问题的根本还是在本科教育吧.本科生现在给社会的印象就如以前的中专生和技校生,那么相应的研究生不搞研究也就不奇怪了 .大多数人上研究生的目的还是拿个文凭作为进入企业的敲门砖.对于学生来说,研究生学不到东西好象不是什么问题,能比本科生找到好工作就行.社会现状如此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7 11:01:00

坚持2年,反对三年.因为读研究生的很多人志不在学术研究.没有硬是强留其3年.做实务,2年后出去算了.如果做研究,就再读博士,不读博士,硕士多1年又能增加多少学术水平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7 11:15:00
以下是引用09001-jz在2007-5-17 11:01:00的发言:

坚持2年,反对三年.因为读研究生的很多人志不在学术研究.没有硬是强留其3年.做实务,2年后出去算了.如果做研究,就再读博士,不读博士,硕士多1年又能增加多少学术水平呢?

那就干脆象英国、香港那样弄个一年的硕士项目,直接面对就业,岂不更好?

实际上,现在我身边很多人只学半年,再用半年实习,一年找工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7 11:20:00

研究生制度,改成一年啦,或者8到10个月。足矣。

在我的设想中,我们应该把研究生教育纳入本科做为本科教育的一部分,即:

本科的第四年做为研究生教育。

第四年做研究者,得硕士学位。

第四年做实习者,得本科学位。

第四年什么都不做者,得专科文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7 12:01:00

都是就业压力若的祸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7 12:19:00
不能怪学生。现在这就业形势,硕士出去能够唬人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7 14:28:00

只要提高效率,多少年都一样。三年的只是轻松一些而已,又能多学多少东西呢?老古董们盲目的相信三年。其实我读的两年,虽然累,但是不比三年的学的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7 15:05:00
现在感觉在大学自己不认真,更本学不到任何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7 15:34:00

我赞同作者关于研究生培养分类的观点,的确,将研究生培养划分为学术类和实务类,是有利于资源配置的。国家可以把更多的资金用于基础学科学术人才的培养,相比于目前简单地按照考研成绩划分公费和自费的配置方法,这种对研究生培养进行分类的方法显然更有效率。

但是,我不赞同作者“改回三年”的看法。在现有的情形下,简单地变更研究生学制长度,还不如跳出这个问题本身,考虑硕士培养阶段和博士培养阶段的衔接,比如在某些专业推行“硕博连读”一类的政策,打通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这样可以避免目前出现的问题。

个人观点,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7 18:25:00

我也觉得问题在于:中国大学的学习氛围,不在于要在学校待2年还是3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7 18:29:00

顶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7 18:42:00
支持作者的话  对于一些理工科研究生来说 两年时间就是不够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7 19:14:00
想学的不管多少时间总能学到想学的,不想学的学多久也都差不多那样...时间长短应该不是最根本的问题吧?关键还是读研究生的目的,我觉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7 22:34:00
以下是引用xianweishuji在2007-5-16 12:11:00的发言:

两年半其实不错

也是一种折衷

期望人大改为两年半 或者三年


兄台有所不知,两年半极其尴尬,现在很多学校博士一年一招,想继续深造的话就衔接不上啊。

另,我和你讨论过刘国光先生的话题,很喜欢你的风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7 23:07:00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近30年来,78、79级的毕业生在每个学校几乎都是成就最高的

当年在学校时候,帮助档案室整理材料,见识了一下78、79级考试的试卷,可以这么说,高数、英语和大学物理,绝对比不上我们一般高中的水平。

也见过当年恢复高考时的试卷,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的确也简单。不过初中水平。而且据说,平均60分就可以上一流学校了

但这里面有 多少人现在成了名教授、博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7 23:29:00

研究生的两年或三年制与否不是我们争论的焦点,如果要真的究出个真地也要辨正的看待!!

首先本身我们国家整个高校的教育体制就存在很大的问题,虽然表面上看我们的教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但谁又敢说我们现在不是整个精英教育制度下的可怜虫抑或是牺牲品呢?受教育(考试)指挥棒的引导,底下中学炳着山高皇帝远的思想,依然实行的是分数指导制;高校的研究生本着无公开发表的论文就不能毕业的思想,在不断的制造着学术垃圾。试问这难道我们国家的整个教育理念吗?本人认为我们的教育要本着以人为本,培养出适应性的创新型人才,而我们国家教育的出发点就是错的,我们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批会解答难题的高手。就象去年我们国家实行的股改一样,目的不是实现藏富于民,而是实现全流通。此二者虽然无必然联系,但确有异曲同工之效。试想这样培养出来的是人才还是“人材”。

再者我们本着就事论事的目的,来谈一谈研究生教育的学制问题。本人认为研究生的教育两年还是三年不是问题的核心,关键是研究生本人自己,内因在于自己。从一般的经济学理论假设出发,假设每个经济个体的都是理性的(事实上这种假设在大多数情形下是成立的),如果他本人有种强烈的求知欲,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够学有所成的。而实际上在某种非制度性的约束下大多数也是这样做的。然而非要在一些强制性的制度约束下让他们进行学习活动,反而会适得其反。本人在这一年的研究生的生活中体会是两年能使得我们的研究生生活过得非常充实,反到是三年的老是有种觉得时间还长,无所事事成天沉迷于网络游戏,最后的论文临时抱佛脚出来的成效就可想而知了,根本就不会进行实质性的创造于学习。

最后我们国家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就存在很大的问题。政治理论课就占我们研究生一年级的很多课时,其他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开的很少,即使上也是一种有些老师也是走马观花式的上。本人到不是认为政治理论课不重要,而是可以换种形式,比如可以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讲授。现在很多高校的一些有威望的教授为了自己的学术创作或者由于公务缠身根本就很少从事教学一线的工作。导师一年也难得跟自己的学生见上一面,更谈不上学术思想的交流了。

所以本人不主张一些强制性的制度措施非得来个严格的区分研究生两年或三年制规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8 09:06:00
与时间无关,与个人的心有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8 09:27:00
两年是太短,但三年也一样没学到太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8 09:56:00

其实我觉得问题还有一个关键,就是我们现在能提供给学生的教育资源太少,尤其是经济学等社会科学。邹至庄的《中国经济转型》一书中在谈到中国经济学教育时,专门提到我国经济学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师资不足。注意,这是指掌握现代经济学方法的老师太少了。

我觉得对于师资比较强,和国际比较接轨的学校,干脆就像美国那样全部设置为本硕连读好了。研究生要缩小规模。将来要找工作的直接就业,在社会上学习比在学校更好;要做学术的在去读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