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的原因是“供大于求”,那是因为供不应求,即供给没有对应与适应需求,供给的一切行为没有适应需求而设置与运动。
国家对教育的管制造成了社会的错觉,认为只有上“重理论”的大学才成为“人上人”,成为可以凌驾于技工之上的“管理人才”。但是,这种脱离现实的理论又是何等的生硬、何等的外在,就象吃到肚子里的食物没有消化一样。理论完全被理解成是书本中的可以通过死背便能够掌握的东西,而不是从实际技能中内在地产生出来的东西。
据我所知,在制造业非常发达、制造技术最为先进的德国,技工是非常受到优待的。而在我国,号称制造业世界基地,但技工却受到如此的对待(使技工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而无“发展道路”),这样很合理吗?难怪我国的工业总是大而不强了,总是处于世界制造业“食物链”的底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