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国的学校没有几个不全盘西化的,依据各自能力不同,程度当然也不同。
人大在这个时候能保持独立的思考,是很不容易的。人大不是没有全盘西化的能力,财经院的金融实验班就是全盘西化的,老师都是请的国际上最好的华人经济学家,也有老外短期授课,但100个学生中作学术的不到一个。该班非常低调,但宋逢明上课时就恭维说,金融学的基地从来就是在人大。
人大的西方经济学引入和研究都是国内最早的,虽然由于体制上的原因,海龟数量赶不上很多学校,但事实上很多海龟博士掌握的理论和文献还赶不上国内的某些老师。
细心点就会发现,人大在经济学任何领域,几乎是你能听到的任何领域,包括经济史(用超边际分析研究明末清初经济史的陈勇勤老师等),经济思想史,计量经济学(很多老师非常不错,尤其是赵国庆老师,京都大学博士)主流的微观(机制设计、产业组织、一般均衡、博弈论等)、宏观(增长理论、周期理论、投资、消费)、实验和行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数理马克思、投入产出理论、奥地利学派、非线性动态经济学(混沌理论),演化经济学,……都有做专门研究,至少是文献追踪的老师,都可以给你提供最好的帮助。
这在中国几乎是绝无仅有的,当然由于一些原因老师之间的交流并不充分,并没有形成很好的研究力量,但是对学生绝对是超好的资源。
还有就是,人大的老师很多没有海龟的光环,没有著名经济学家的荣誉,做事情都很低调,但是绝对学术功底很扎实。
人大经院的确有很多不足,比如体制上确实造成了不少障碍,同时,研究上在国外发的论文很少(就学院规模而言),但是在国内,比如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绝对是领先的。用一个同学的话来说,人大很多老师是述而不著,很多年轻老师也在经历着自己学术想法的形成期。
人大有自己的优势,和自己的不足,但是最重要的是很多人在努力,在不顾自己的个人利益在努力。最老的像吴易风老先生,至今研究教学不放松,年轻的像聂辉华老师,天天在办公室(他自己说的哈)。
名声,这个东西看你怎么看,有时候一两个名人的确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千万不能太片面。
仅供参考。